《闺人赠远二首》言情赠友诗歌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
玉筯千行落①,银床一半空。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②。
本诗属代言体,题为 “闺人赠远”,实际是 “代闺人赠远”,这类作品是男性作家对女性心理的体验和表现,抒发的是思妇对征夫的思念之情。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中,除去为数极少的女作家外,表现女性生活和女性心理,大多是由男性作家来进行的。由于性别差异,最初的表现往往是十分隔膜的,它经历了由描写女性外貌,到描写其生活环境和举止行动,间接刻画其心理,最后到对女性心理的直接揭示这一发展过程。到盛、中唐时期,男性作家对女性心理的体验和表现已达到很细腻,很准确的程度。这两首小诗,就是采用间接刻画和直接揭示女性心理的方法写的,它真切地表现了闺中妻子对边地丈夫的思念之情。
从写法上看,这两首小诗都涉及到闺梦,不过在叙梦时却采用了相反的两种手法。第一首由梦境写到梦醒,在时间上采用顺接法。第二首先于梦醒后的情形,再追忆梦境,用的是倒叙手法。
第一首诗说自丈夫远征后,妻子白天思念,夜里成梦,梦见丈夫登上曲折九回的陇坂,回望故乡,仿佛在向自己倾述别情。梦醒之后,唯见银床半空,她忍不住泪下如注。诗用叙述口吻,直接揭示了妻子对丈夫的缱绻之情,将其思夫与不堪凄凉孤独的心理写得极为真实。
第二首诗主要通过思妇的神情举止刻画其心理,写法较前诗曲折。春晓,在阵阵鸟啼声中,思妇醒来了。她呆呆地望着绿纱窗外迷离的晨色出神,朦朦胧胧之中,刚才的梦境还在脑间萦绕,她仿佛觉得此时此刻自己还身在辽西边关,正和丈夫互诉离情,她的整个身心还沉浸在久别重逢的惊喜、辛酸和柔情密意之中。诗并没有交代具体的梦境和思妇的情绪,而只是描写如痴如迷的举止神态,但通过这些描写,思妇的心理活动已然揭示出来了。
这两首诗的含意都比较单纯,表现的无非是夫妻之恋情。可是它却有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感受到真挚笃深的爱情冲击,一种悠缓而又强烈的冲击。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是它采用了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段,歌颂了美好的爱情。诗贵含蓄,它指诗的精神与形式的含蓄,不一定只指形式。像这里的第一首诗,基本采用的是明白直露的叙述口吻,看起来并不含蓄,但我们细细咀嚼,方知味在言外。比如“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二句,看来是妻子对丈夫直接讲述别后的思念,但由“陇上”二字,我们就可以从中唤起许多沉睡于记忆中的想象,北朝无名氏的 《陇头歌》 云: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妻子在写这两句诗时,她的脑海中是否浮现出丈夫登上曲折九回的陇坂,回首故园,孑然一身的凄然景象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它一方面表现了妻子对边地丈夫漂泊流离、艰辛凄凉的关切,另一方面表现了她深信丈夫对自己的真切思念。“陇上”这一特定的地域,将夫妻的爱情牢牢地拴在一起,再由这一特定的地域, 我们会想起梁代诗人车喿攵的 《陇头水》 诗句: “陇头征人别, 陇水流声咽。只为识君恩,甘心从苦节。”为了爱情,妻子甘愿独守空闺,在寂寞和想象中度过自己的青春,这是人性中至洁至纯的爱情的力量。但是,人非草木,人有七情六欲,当妻子从梦中醒来,与丈夫相会的情景尚萦绕心中,而眼前却是银床半空,这凄凉的空闺生活,又怎不令她伤心落泪。这种煎熬人的苦痛,复杂的心态活动,虽然不曾在诗中描写出来,但却含蓄婉转地传达给了读者。第二首诗也是如此,诗中虽然描写了妻子春晓梦醒的神态举止,但诗人并没有将艺术空间填满,而是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体验做妻子的心理。这首诗有明显的伤春意绪。春天,象征着人的韶华岁月,它是爱情的世界,但她却要在孤独中打发岁月,要忍受离愁的文火炙烤。在这伤春的意绪中,是否有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名氏 《金缕衣》 ) 的情绪,回答仍是肯定的。
这两首诗所表现的爱情之所以为人们赞赏,乃是因为作者既以空谷传音的方式,揭示了女主人公被离别所折磨的心灵苦痛,又以明白直露的方式,塑造了她坚贞不渝,执著于爱情的形象。她的苦痛为人们所理解和同情,她的忠贞为人们所喜爱,而这正是爱之歌所歌咏的。
注释
①玉筯: 思妇的眼泪。②辽西: 泛指东北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