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邶风)》诗文原文与赏析

《匏有苦叶(邶风)》言情赠友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 卬须我友!

读着这首诗,可以画出一幅“迎人待渡图”: 一位窈窕的女子为了等待她的男友,徘徊于河岸之上,此时旭日东升,晨雾未散; 野鸡关关,河水弥弥;一叶轻舟泛过,他人争先渡河,艄公频频招手,唯她不渡。

诗像女主人公的一则优美而真实的日记。诗的第一章首句“匏有苦叶,济有深涉”,以兴起笔,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开端: 在匏叶枯黄,阴阳交会的八月深秋,我来到河岸等待渡河。此句非常含蓄,隐含着男子迎娶女主人公的事快要成熟。“深则厉,浅则揭”说水深涉水就连衣过,水浅涉水就撩起裤脚过。这并不是说女主人公会采取“厉”或“揭”的方法渡河的。女主人公的真实意图不是为了渡河,她是在等待她的男友来用车接她娶她的。主人公不采取 “厉”或 “揭”的方法渡河与最后一章不采取乘舟的方法渡河有同样原因。

诗的第二章一开始便描写景物,以烘托女主人公的求偶之心: 河水也像女子一样感情强烈,涨了起来; 野鸡发情,关关鸣叫。这是女主人公特殊心情对特殊环境的敏锐感觉。二句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使诗章意境优美,情调全出。女主人公只看到能引起自己感情共鸣的这两景,使得河水感人,鸡鸣感人,人更感人。下句 “济盈不濡轨”是说河水再深也湿不过车轴头。为什么一下冒出这样一句呢?在当时当地,按照风俗,娶亲是男方用车子来接女方的。这里 “盈不濡轨”是女主人公在主观感情的支配下作出的结论,这是主人公的愿望。因为她希望不管河水怎样深,她的男友都能把她接走。实际上,如果河水涨得很高,车子是过不来的。“雉鸣求其牡”也不是客观的,鸡叫不一定是求偶,但主人公专门往求偶上想,这是女主人公求偶之心在作怪。本章第三句和着第一句,第四句和着第二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主人公所思所想,这样情景互补,诗意更加完整。

旭日东升,雁鸣凄凄,女主人公更加焦急地徘徊于岸上,企盼着情人的到来: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意思是男子啊,若要娶妻,趁河冰未封即来。这是第三章。在当时,男女婚嫁都是在春秋两季,此时正是深秋,河冰未合,眼看迎娶之期快过,女子的心情自然焦急。哪个钟情女子不愿情人早日到来?此时,一只小舟泛过,这 “招招舟子”的出现,为我们在河岸重新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诗意一下子突兀起来。在女主人公苦心等待之时,忽然出现一舟,好像是顺其情而随其心,但是主人公等的并不是“舟”,而是 “车”,也不是频频招手的摆渡者,而是上岸迎接她的驾车者。在 “招招”的同时,时间是过得多么慢啊! “招招”使画面更加优美,却使主人公更加心急。主人公不乘舟渡河,而是等她的友人。到底女子是有望还是失望,勿庸多言,女子对所等男子真挚的感情跃然纸上。

诗歌情景交融。每章开头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都是女主人公在此景触动下的所思所想,这样一章一景,一章一情,而感情又随着景物的出现层层相推。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成,主人公在篇末才露面,题旨也在最后才点出,这是画龙点晴之笔。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得当,自然平易而不失淳厚,起伏跌宕而不失于平直。诗歌最后没有点出结果,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读后思绪悠然不尽,自然不会忘记河岸那个孤独徘徊的姑娘。

注释

①匏:俗称壶,性善浮,系于腰可以渡水。②济: 水名。涉:渡口。闻一多 《通义》: “涉,名词,谓水中可济涉之处,犹津也。” ③厉:连衣涉水。④揭:提衣涉水。⑤泮(pan): 同牉,合。⑥招招:号召之貌。⑦卬(ang):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