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妇三首》言情赠友诗歌
其一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
忧来如寻环,匪席不可卷。
其二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 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其三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 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陈朝徐陵所编的 《玉台新咏》卷一载本诗,有小《序》说: “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由此可知,这三首诗是秦嘉从陇西郡赴京都前夕,写给在娘家患病的妻子徐淑的。
第一首,主要写作者因出公差远离家乡,未能与妻子面别,愁思无穷,孤寂难遣。
全诗共十六句,分为三个段落 。
前四句为第一段,感慨抒怀,强调人生欢会的珍贵。首二句,逐层递进,着意写欢会不易。人的生命犹如早晨的露水,本来是短促的。在这短促的一生中,又有很多艰难险阻使人难以欢会。三、四句意谓厄运往往过早降临,因此人们常为欢会太迟而苦恼。开首这段人生议论,为下文写夫妻别离之悲作了铺垫,看起来好像是游离于外的,实际上则有意脉上的关联。“念当奉时役”以下四句,为第二段。“时”与“是”通,“奉时役”,即奉命履行这次公差。这使诗人立即产生了 “去尔日遥远”的意念。可见,他与妻子的感情是深厚的,实在不忍远别,然而又出于无奈。于是,便“遣车迎子还”,从娘家接回妻子,再睹一面,弥补心理缺憾,求得安慰。但结果竟然是“空往复空返”,徒劳一场。两个“空”字用得很巧妙,既表现了妻子未归,依然如旧的空虚寂寞,又反映了诗人由希望而失望的感情波动。就章法结构而言,这一句又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省书情悽怆”至篇末,为第三段,紧承上段末尾,铺张渲染没有见到妻子,悲痛至极的心理活动。这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反常的行动描写展现的。据 《玉台新咏》 载,徐淑卧病母家,给秦嘉写了 《答诗》一首,叙说了不能返归的原因和深沉的相思相爱(详见本文末尾所附)。作者说 “省书情悽怆”,即指读此诗之后的伤感。因此,他吃不下饭; 独处空房又无人劝慰;彻夜不眠,爬在枕头上翻来覆去,心神不安。这里从起居饮食方面的失控行为着笔,巧妙点出: 徐淑是诗人生活的伴侣,离开她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从而,生动真切地表现了他对徐淑诚挚热烈的爱慕,对夫妻团圆欢会的渴望。结尾二句: “忧来如寻环,匪席不能卷”,是说上述情景反复无穷,无法休止。“寻环”,即循环,比喻愁思如绕环而行,周而复始。“匪席”句,化用《诗经·柏舟》篇的成句: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床上的席子可以卷起,反喻自己的忧愁难以排遣。这两句如余音回响,萦回荡漾,强化了主题。
精神极度痛苦时,人们往往会思前想后。紧承上面所写未获妻归的愁思,诗人在第二首中,追忆了夫妻平生的孤苦,抒发了离家临行依恋不舍的情怀。
这一首,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即前六句,是对夫妻二人平生苦多乐少的回顾。他俩“少小罹茕独”,从小就孤单无依; 结婚后,又“欢乐苦不足”。用笔虽然简略,却概括了有生以来的辛酸。这正是第一首所说的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的注脚。长期寡欢少乐的心理积淀,使诗人对远离有特别难堪的感受。因此,本段开首就对所谓神灵无私和上天赐禄提出了疑问,用两人辛酸的经历作了否定回答。“念当远离别”以下四句,为第二段,写离别在即,却不能与妻子倾诉衷肠。《诗经·河广》 篇:“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意思是说爱慕的人虽在广阔的黄河对岸,但是驾一叶扁舟可以渡过。本篇作者想到这些,则说: “河广无舟梁”,哀叹自己渡河无船又无桥。《诗经·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意谓沿着河岸向上追寻意中人,道路险阻而长远。秦嘉想到此,产生了共鸣,但又觉得自己比其更为不幸。《蒹葭》说的是路长受阻,自己却是 “道近隔丘陆”。总之,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有障碍,无法渡越,难见爱妻徐淑。“临路怀惆怅”以下六句,写诗人不忍舍她远去的悲怆。第一首诗说过,离乡赴京就会距徐淑日渐遥远。现在真的要启程了,诗人不胜悲愁。一到路口,就心生惆怅; 车行到路的中央,又徘徊不前。在直接抒情之后,诗人又用 “移情法”,借助客观景物烘托渲染。天上的 “浮云”飘荡,仿佛诗人远游,“浮云起高山”,像喻他出门远行; “悲风激深谷”,正是心灵深处愁思翻腾的写照。天地之间,都充溢着他离乡的悲伤; 尽管马 “不回鞍”,朝前奔驰,车轮却不转动。“良马” 、“轻车”,表明这不是马力不好, 也不是车子超载, 而是说连车子也依恋故乡, 不愿离去。 “鍼药可屡进”至篇末,为第四段,写自己对徐淑真挚专一的爱恋。“鍼”即 “针”。针刺使人疼痛, 吃药使人口苦, 诗人用此说明肌肤的痛苦屡加于身, 我也能忍受, 唯独 “愁思难为数”,精神上的痛苦难以忍耐。这确实是真情至言,没有深刻的体会,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末二句,表白自己始终如一,将永远珍惜夫妻的情谊。《古诗十九首》 第一首 《行行重行行》: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写妻子怀疑丈夫外出另有新欢,破坏彼此之间的感情。秦嘉这两句剖白,既是真诚的誓言。也是对徐淑的安慰,请对方无须担忧。
第三首,写清早启行时,思念徐淑起坐不宁,留物作赠。
本篇也可分为三段,分别写离思、赠物、永结恩爱之情。
首四句,写主仆临行前紧张忙碌的准备。“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车夫急忙奔跑,收拾车马,车前横木上挂的 “和铃”被摇动得铿锵作响; 诗人也知道天明后就要上路,早早装束起来,等待鸡鸣。这四句写得形象生动,颇能表现临行前的气氛。此时,诗人又深情地回头看了看空寂的房子,想起了徐淑的面容身姿。“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缠绵多情的意念活动。“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他的情绪又由暂短的甜蜜回味,骤然转向焦灼不安,时而站起,时而坐下。因为这一别,将产生数说不尽的愁怨。以上是第一段,前四句着意写 “离”,以行动描写为主; 后四句着意写“思”,心理刻画及行动描写交错并用,与纷乱的思绪协调合拍。
“何用叙我心” 以下六句,为第二段。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徐淑的深情厚意,留下了心爱的赠物: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将四种纪念品及其用途一齐排比列出,使人可以想见诗人一边留物,一边嘱咐的情景。赠送“宝钗”、“明镜”、“芳香”,是为徐淑的皎好洁身着想,赠送“素琴” 旨在使其心情舒畅,身心两方面的健康都考虑得很周详,关怀备至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感木瓜”至篇末,为第三段。“木瓜”,即 《诗经·木瓜》 篇。其诗是青年男子对钟爱的女子回赠纪念品的吟唱。它的第一章开首是: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珍美的佩玉) 。”本篇的“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二句,即其概括征引。在这最后一段,秦嘉的本意实是《木瓜》 篇所说的: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但他不像民歌作者那种直陈剖白,令人一览无余。他先征引古代诗人的赠物,衬比自己馈赠的东西欠贵重; 其次惭愧所赠与徐淑对自己的厚爱不相称; 最后才点明赠物是为了表达与徐淑“永以为好”的心意。抒情缠绵细腻。委婉曲折。这正是文人创作的特色。
钟嵘《诗品》 卷中评论此诗说: “夫妻事既可伤,文亦悽怨。”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说: “秦嘉夫妇往还曲折,具载诗中。真事真情,千秋如在,非他托兴可以比肩。”沈德潜《古诗源》也说: “词气和易,感人自深,然去西汉浑厚之风远矣。”这些意见都肯定地指出了本篇的基本特点是: 情真意厚,缠绵悽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