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刘立雪
世事从来满则亏, 十分何似八分时。
青山作计常千古, 只露岩前月半规。
论诗者咸知,诗乃根情言苗,无情无诗。由此,便派生出一种偏见:诗重理,非正道。故诗歌批评史上,常有人尊唐抑宋;金元明清之诗,更不遑再估。其实,诗之言情说理,均属正道。剖析刘立雪之《月岩》,当有利于正确评价说理诗。
“世事从来满则亏”,口气坚定,囊括历史,一语中的地揭示出“满则亏”的哲理。“满招损”的古训,出自《尚书》里。“满”者,盈也。故又有“盈不可久”、“盈将为乱”之训。满与亏,盈与虚的关系,触及到事物发展“极限”的问题,也触及了矛盾转化的问题。理论上说透不易,实践上躬行更难。故数千年来,持满而骄致败,守盈而怠致亡之例,覆车相继。但后人,还是聚财不厌多,求官不厌高,揽权不厌大,享乐不厌奢,在“满”与“盈”的追求中,堕入“亏”的渊薮。刘立雪少年才气卓荦,连蹇不第,中更世变,鳏居隐处,因此对世事才有如此洞达的至论。“十分”句,补一笔,指出将满未满的“八分”状态为较佳状态。其实,“十分”与“八分”相比,“十分”总强于“八分”。十分月明过八分月,十分财多于八分财,这是常识。刘诗说“十分”不似“八分”者,智开一层,是就发展趋向、就事物之“将来时”说的。
倘说一、二句是以抽象的概念、说教的口吻阐发思辩哲学,那么三、四句则引入了“青山”明“月”这具体形象,并拟人度情,赋之于哲学家的睿智,艺术家的见地,在适度美的选择中表现哲学主题。青山能“作计”,且洞悉“千古”,则青山已有灵性。灵性之现,不单自己常青而不衰,常立而不颓,且还能处好与月的对应关系。山岳静峙,日月升沉,故有“日出东山”“月落西山”之说。此处,诗人让静山驾驭动月:月太圆了,太亮了,太满了,故聪明练达的青山,以它的陡岩,遮其半明;使满月不满,清光暂遏。如此,赏月人才心存期待;而明月,亦避免了持盈将亏的危机。月动,偏写其静;山静,偏写其动;月出山岩,变成了岩捧月出。这一切都不是在抑此扬彼,目的,在于紧扣诗题,将人对自然画面的哲理发现,再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情感形态。山“作计”者,实是我“作计”;山遮月者,实是我盼月如此。因此,山的灵性愈多,我的情思愈浓!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不枯燥。韵味在于后二句能赋人性于青山,展行为之心态,与前二句造成互补升华态势。钱钟书先生认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诚为至论。元诗,受宋诗熏染重,多以理胜,刘诗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