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左司谏、翰林学士、知制诰等官。因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屡遭贬谪。倡导文学革新,反对五代绮靡文风,提倡杜甫、白居易诗风和韩愈、柳宗元文风。诗文平易朴素,自然流畅,为后来欧阳修、梅尧臣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有《小畜集》和《小畜
外集》。
黄冈竹楼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
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
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说明
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黄州刺史时写的,主要内容是记叙自己修建竹楼的喜悦心情。王禹偁的竹楼是简陋的,但坐在这样的竹楼里,他领略了自然山水之美,满足于诗书棋琴生活的乐趣,甚至觉得比封建帝王的楼台名阁更胜一筹。这种表面上随缘自适、寄情山水的情绪,隐隐流露出宦途失意的悲凉和无奈。特别是结尾历数“四年之间,奔走不暇”的经历,不平之气似更为明显。本文语言轻灵潇洒,多用排比,在自然舒展的描写中,创造了一个幽静深远、超尘绝俗的意境。
集评
王若虚曰:荆公谓王元之《竹楼记》胜欧阳《醉翁亭记》,鲁直亦以为然。曰:公论文,常先体制而后辞之工拙。予谓:《醉翁亭记》虽涉玩易,然条达迅快,如肺腑中流出,自是好文章。《竹楼记》虽复得体,岂足置欧文之上乎!
——金·王若虚《罅南遗老集》卷三十六·文辨三
吴楚材曰:冷淡萧疏,无意于安排措置,而自得之于景象之外。可以上追柳州得意诸记。起结摇曳生情,更觉蕴藉。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九
余诚曰:通体俱切定竹楼,抒写胜慨,玩“亦谪居”句,则竹楼之景,尽属谪居之乐矣。“吾以至道”数语,分明有由乐转入悲意,却妙在笔能含蓄不露。末以“斯楼不朽”结到底,还他个记体。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