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入蜀记(二则)》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陆游《入蜀记(二则)》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九日2,微雪,过扇子峡3。重山相掩,正如屏风扇4,疑以此得名。登虾蟆碚5,《水品》所载第四泉是也6。虾蟆在山麓,临江,头鼻吻颔绝类7,而背脊疱处尤逼真8,造物之巧有如此者9!自背上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绿润。泉泠泠有声10, 自洞出,垂虾蟆口鼻间,成水帘入江11。是日极寒,岩岭有积雪,而洞中温然如春。碚洞相对。稍西有一峰,孤起侵云12,名天柱峰。自此山势稍平,然江岸皆大石堆积,弥望正如浚渠积土状13

二十三日14,过巫山凝真观15,谒妙用真人祠16。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好17。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18,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19。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20。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21,宜为仙真所托22。祝史云23:“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24,往来峰顶25,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26。”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27。”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28,回顾无纤翳29,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30,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31,送迎客舟。自唐夔州刺史李贻已云“群鸟幸胙余"矣32。近乾道元年33,忽不至,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黮闇34,水流其中,鲜能入者35。岁旱祈雨,颇应36。权知巫山县左文林郎冉徽之、尉右迪功郎文庶几来37

【注释】 1入蜀记:陆游写的一部日记体的游记,共六卷。记载了他于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从浙江绍兴到四川夔州的一路见闻,收在他的《渭南文集》中。这里节选了卷五中的两则日记。 2九日:指乾道六年十月九日。 3扇子峡: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面。 4屏风扇:形容山势如一扇扇折叠着的屏风。 5虾蟆碚(pei培):在今湖北宜昌西北三十里的石鼻山下。 6水品:指唐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7山麓:山脚。头鼻吻颔(han旱)绝类:意思是脑袋、鼻子、嘴巴、下巴颏都非常象(虾蟆)。 8疱(pao泡):皮肤上生长的象水泡似的小疙瘩。 9造物:指大自然。 10泠泠(ling铃):形容水声清脆悠扬。 11成水帘:形成水幕。 12孤起侵云:孤峰独起,高耸入云。 13弥望:满眼。浚(jun俊)渠:开挖水渠。 14二十三日:指乾道六年十月二十三日。15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长江穿流其中,成为巫峡。凝真观(guan灌):即巫山神女祠,在巫山飞风峰下。 16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 17巫山神女:传说中赤帝之女姚姬,死后葬于巫山之南,楚怀王曾梦见她,特为她在巫山建了朝云观。 18霄汉:天空。 19议者:谈论的人。太华:华山。衡:衡山。庐:庐山。 20十二峰;巫山著名的山峰有十二座。悉见:全都看见。 21纤丽奇峭:纤巧奇丽,陡峭险峻。 22寄为:应当是。仙真:仙人,即巫山神女。所托:所寄身的地方。 23祝史:祠庙中主持祭祀的人。 24丝竹之音:指弦管音乐之声。 25往来峰顶:指丝竹之音萦回于峰顶,久久不散。 26达旦:直到天明时。 27符书:指神女赠予夏禹的“玉篆之书”。 28晴霁(ji剂):天气晴朗。 29四顾:向四面望去。纤翳(yi义):细小的尘埃和云丝。 30鸾鹤:鸾鸟、白鹤。翔舞:翱翔飞舞。 31乌:乌鸦。32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群乌幸胙余:意为群乌以啄食祭祀剩余的食品为幸。胙(zuo作),祭礼用的肉。 33乾道元年:指公元1165年。34阉黮( tanan坦岸):阴暗不明的样子。 35鲜(xian显):很少。36颇应:很灵验。 37知巫山县:即巫山知县。左文林郎、右迪功郎;皆职官名。尉:即县尉。

【今译】 乾道六年十月九日,小雪天气,经过扇子峡,山势重叠掩映,正如一扇扇折叠着的屏风,想是因此而得名。登上虾蟆碚,这就是《水品》书中所记第四泉的地方。虾蟆在山脚江边,脑袋、鼻子、嘴巴、下巴颏都非常象癞虾蟆,背脊上的小疙瘩尤其象,简真跟真的一样,大自然的奇妙工巧,竟然有这样的情景!从虾蟆背上往深处走,是一个洞穴,山石绿色湿润。泉水声清脆悠扬,从洞中流出,垂挂在虾蟆嘴巴和鼻子之间,形成水帘幕流入江中。这天特别冷,山岭岩石都有积雪,但是洞内却温暖如春。虾蟆碚和山洞遥遥相对。虾蟆碚略西面有一座山峰,孤峰独起,高耸入云,名叫天柱峰。从这里开始山势稍微平缓,但是江岸都堆积许多大石头,满眼正象开挖水渠两边堆土的情状。

十月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参拜妙用真人祠。真人就是世间所说的巫山神女。妙用真人祠正对着巫山,山峰直上天空,山脚直插江中,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如此奇特。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全都看见,所见的八、九座山峰惟有神女峰最为纤巧奇丽、陡峭险峻,应当是仙女寄身的地方。祠庙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当八月十五夜里明月当空的时候,常有丝竹弦管之声萦回于峰顶,久久不散,山中的猿猴都不停地鸣叫,直到天亮才逐渐停止。”神女祠庙后山半腰有一座平旷的石坛。传说道:“夏禹见到神女,就是在这里接授符书的。”从坛上观看十二峰,就好象是神女祠的屏障。这天天空晴朗,四面望去没有一点尘埃云丝,惟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如同鸾鸟的鹤飞舞徘徊,久久不散,也可算奇怪的现象。神女祠从前有几百只乌鸦,迎来送往载客的舟船。从唐代夔州刺史李贻的诗就说过“群乌幸昨余”了。接近乾道元年时,乌鸦忽然不来,现在连一只乌鸦都没有,不知其中什么缘故。船停泊在清水洞。洞很深,后门从山后面出去,但光线阴暗不清,水在洞中流,但很少能有进去的。干旱年求雨,还很灵验。巫山县知县左文林郎冉徽之和县尉右迪功郎文庶几两人来访。

【集评】 明·何宇度《盖部谈资》卷上: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

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二:陆游《入蜀记》六卷:……凡途中山川险易,风俗淳漓,及古今名胜战争之地,无不排日记录。一行役而留心世道如此,后时家祭无忘,盖有素焉。

清·萧士玮《南归日录》:余读欧公《于役志》、陆放翁《入蜀记》,随笔所到,如空中之雨,大小萧散,出于自然。

《四库全书总目》一卷五八:游以乾道五年任夔州通判,以次年闰六月十八日自山阴启行,十月二十七日抵夔州。因述其道路所经,以为是记。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于考证古迹,尤所留意。……皆足备舆图之考证。……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尤不可殚数。非他家行记徒流连风景、记载琐屑者比也。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阅得黄山谷《宜州家乘》、范石湖《吴船录》、陆放翁《入蜀记》、元人郭天锡(畀)《客杭日记》共四种,皆前贤日记也。……范、陆二公所作,皆极经意。山水之外,多征古迹;朝夕之事,兼及朝章。脍炙艺林,良非无故。

日本·大诚之《入蜀记注释·叙》:宋陆务观之通判夔州也。入其境,悉记其山川秀丽,民俗敦朴,都邑修缮,以及稻鱼茶笋酒浆之类,靡不笔之可书。将以考其险要,志其繁庶,详其生产,证诸古,核诸今,足以备輶轩之采焉。且令后人览是记者,蜀州之山川民物,了然如睹也。是岂无所为而为之乎?亦岂常人之所能为乎。

今·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陆游的散文师法曾巩,成就也很高,前人曾推为南宋宗匠。……他用日记体写的《入蜀记》,其中不乏优美的游记小品,如《巫山》等。

今·朱东润《陆游》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中说:《入蜀记》六卷收入《渭南文集》,其实是一部独立的著作,记载乾道五年(1169)他的夔州通判发表以后,次年启行,十月直抵夔州的经过。这是他的一部旅行日记,也是他的自传式记载的一部分,其中记述沿途见闻,尤其对三峡的景色,作了尽情的描绘。

【总案】 山水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品之一。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以清新俊美的文字,写下了《水经注》一书,可以说是早期的游记。之后,人们记游或以介绍宫观寺庙为主,或以探幽访胜寄托情趣为主,而以日记形式逐日写出自己旅途见闻的游记,当首推陆游的《入蜀记》,从这个意义上说,陆游的《入蜀记》具有开拓之功。明代著名的旅游家、学者徐宏祖便深爱其影响。

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鼓动抗金的罪各被投降派罢免官职,但他回到故乡闲居数载仍不忘国事。乾道五年(1169)末,陆游终于又被召用为夔州通判。第二年,即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十八日,陆游携带家小,从故乡山阴启程入蜀赴任,在旅途中走了将近半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达了夔州。

入蜀途中,陆游以日记形式记载了一路的见闻。他用清新朴实的笔调,真实生动地描述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对沿途所见的古今名胜及许多传闻轶事,也多有记载考证。可以说这是一部集记实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优秀旅游专著。

这里选录的两段文字,是陆游在乾道六年十月经过著名的三峡时所写的两则日记的片断。第一段记载陆游十月初九过扇子峡、登虾蟆碚、探泉水洞、观天柱峰的情景,信笔写来,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虾蟆碚的形象逼真,泉水洞的温暖如春,天柱峰的高耸入云,如历历在目,令人神游难忘。第二段记载陆游十月二十三日过巫山时的见闻,重点描绘巫山诸峰。先描述神女祠,然后巧妙地借议者之言,以雄伟壮丽的名山都不及这里来衬托巫山十二峰的奇丽。在此基础上,集中笔墨突出描绘神女峰的纤丽奇峭,晴空高峰,白云数片,令人称奇,如鸾鹤翔舞的巧妙比喻,更使人浮想联翩,充满了诗情画意。两段文字在描绘所见的山川风貌、美景名胜时,还自然地溶入了自己的感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这也是整部《入蜀记》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