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予少家汉东1。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2,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3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4,号为时文5,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6。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7。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8: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9!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10,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11,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12

后七年13,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14,遂相与作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15,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16,而师法于千万世17。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18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19

集本出于蜀20,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21。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22,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秩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23。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注释】 1汉东:宋时随州府有汉东郡。 2《昌黎先生文集》:唐代古文运动主要倡导者韩愈的文集,由其弟子李汉所编。 3浩然无涯:广大无边际,这里指文气汪洋恣肆,不受束缚。若:此处作连词用,同“而”。 4杨、刘之作:杨亿、刘筠的作品,其文风以华靡著称。 5时文:科举考试的程式文章。 6以礼部诗赋为事:宋代进士考试由礼部主持,骈体文和诗帖诗是主要考试科目。 7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各有专司,故称有司。黜(chu处):除名。 8喟(kui愧):叹息。 9是:指示代词,这里指韩昌黎文。 10未暇学:没时间学。 11干禄:求取官位,获得俸禄。 12素:平素。 13后七年:指宋朝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 14尹师鲁之徒:指尹洙(字师鲁)、梅尧臣、谢绛等文人。 15道:我国古代思想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其含义十分广泛,今天可理解为学术上的一种观点或一种体系,但古时往往用作事物的基本规律以至真理的意思,这里主要指韩愈所继承、发扬的孔孟儒家之道。16惶惶:心中焦虑不安。 17师法:效法、学习。 18道:道理。19宜:合适。 20蜀:今四川地区。 21脱谬:指书中的残缺和谬误之处。 22善本:好的、校勘精确的版本。 23重:难,不轻易。

【今译】 我少年时代住在汉东郡。汉东是个穷乡僻壤,没有学者;我家又贫穷,没有藏书。随州之南有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李氏之子尧辅很好学。我在儿童时期常到他家游玩,看见墙壁间的一只破筐里边存放些旧书,我便打开书观看,原是《昌黎先生文集》六卷,书页脱落,颠倒无次序。我于是从李氏那里讨要来便带回家去,读了以后,发现书中言辞深厚而又雄博。然而我那时尚年少,未能详尽地探求其意义,只觉得那文气汪洋恣肆,不受束缚,令人喜爱。

那时,天下学者杨亿、刘筠的作品,号称科举考试的程式文章,能写这种文章的人就取得科第、拥有名望,在当世夸耀自己的荣誉,然而未尝有谈起韩昌黎文章的。我也正在为了应进士试作谁备,学习礼部规定的诗赋程式。我十七岁那年,在随州应试,结果被考官除了名。于是便取出所藏的韩氏文章再次阅读,则感叹道:学者应当达到韩文的水平而才可停下来呀!于是便怪怨当时人们不会引导,又顾念必须学习应科举考试的诗赋程式而没有时间学习韩文,只好时常独自在心中思念起这事。当时认为正可从进士求取官位,获得俸禄以养双亲,如能得奉禄,当尽心尽力研究韩文,以实现我平素的愿望。

天圣八年我考中了进士,到了洛阳做官,尹师鲁等人都在,便相邀一起作起古文来,于是拿出所藏《昌黎集》作些增补连缀,求借人家所有旧本拿来进行校定。自此以后天下学者也渐渐地趋向于古文,于是韩文便流行于世。到今天,三十多年了,读书的人非韩文不学,韩文的影响可说是很盛大呀。

哎!道,固然有流传到远方的或滞留在近处的,有过去被忽视的或今天被重视的;并非只由于世俗好恶才使得这样,自有其自身必然的道理。当年孔、孟子中焦虑一时,但到后来他们被千世万世所效法。韩氏的文章,埋没了二百年,而今却大加传播。这又不仅只是喜欢与不喜欢所能决定其上下的,文章流传得愈久长就愈见其高明,不可磨灭掉,虽暂时被掩盖而终究会放出无穷的光辉,其道理就在这里。

我最初得益于韩文之日,正是韩文被埋没弃废之时。我本来对韩文的意义认识不足,去追随时代所好而取得功名利禄,于是就学了当时的科举文章,我当时的所作所为,难道是因为急于求取名誉和追求势利之用吗?我的志向很久已经立下了。因此我在为官时,不为晋升而欢喜,也不为受贬而惧怕,皆因志向早已定下,而且同时也得力于所学的韩文。

集子刻印于四川,文字笔画刻得比当今世俗本子要精致得多,然而脱漏谬误之处很多。在这三十年里,听说谁有好的、校勘精确的版本,我便必定求借来对照着将原本改正过来。原书最后卷文次序残缺不足,今天不再配补,是因不能轻易增补残本的缘故。我家藏书上万卷,唯独《昌黎先生集》是旧书。哎!韩氏的文与道,被万世人们所共同尊奉,流传到全国四面八方。我对于这本文集,因其为旧本而特别珍惜。

【总案】 本文记述了作者推崇并倡导“韩氏之文之道”的前后经过。文章的前半部分介绍了韩氏文集旧本被作者发现和初读的过程,后半部分讲述了韩文后被提倡流传于世的盛况以及作者得益于韩文的深切体验。

宋代初年,科举考试的骈体文和诗帖诗作为主要考试科目,社会上骈体文流行,片面追求文字形式,已成为一种弊病。古文不受重视,韩愈的文集因无人注意而湮没。虽经柳开、穆修等宋代古文运动先驱者们提出过尊韩的口号,并刊印过韩、柳的文集,但其影响不大。后经欧阳修几十年如一日地提倡和亲自创作实践,宋代古文运动才得以充分发展,出现了“学者非韩不学”的兴盛局面。

文章运用现身说法,否定了“以追时好而取势利”的思想,强调了“志于为道”的观点。作者认为,文士必须以道为本,“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为文必要有内容,否则文章必不能传之久远。

作品语言诚挚、恳切,对韩氏之文之道,自始至终流露出一种崇敬之情。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章法谨严,行文如流水,是一篇记事兼议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