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唐河店妪传》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王禹偁《唐河店妪传》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唐河店1,南距常山郡七里2,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3,不以为怪。兵兴以来4,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中5,有妪独止店上6。会一虏至7,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8。妪持绠缶趋井9,悬而复止10。因胡语呼虏为王11;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12,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13,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14。马之介甲具焉15,鞍之后复悬一彘首16。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噫!国之备塞17,多用边兵,盖有以也18: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19。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20,在雄州曰“骁捷”21,在常山曰“厅子”22,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23,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24。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25,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26,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27,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28,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29;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30。谋人之国者31,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32

【注释】 1唐河店:唐河附近的一个小村店。唐河,即滱 (kou寇)水,流经河北省唐县,因名唐河。 2常山郡:宋为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西南。境内有井陉(xing形)等关,为河北军事要地。3虏:敌人,这里是对辽人的卑称。 4兵兴以来:指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雍熙三年(986)两次兴兵反击辽军以来。 5端拱:宋太宗赵光义年号(988—989)。 6妪(yu玉):妇人,多指老妇。 7会:适逢。 8呵(he喝):大声喝叱、怒唤。 9绠(geng梗):汲水用的井绳。缶(fou否):贮水的瓦罐。 10悬而复止:做了一个悬绳打水的姿势后停下来。 11胡语:契丹语,辽语。 12惫(bei备):衰弱。13弓杪(miao秒):弓的末梢。 14诣(yi议):前往,去到。 15介甲:指披在战马身上的护甲。“介”与“甲”通,这里连文使用。 16彘(zhi至)首:猪头。这里指敌人的首级。一说,指敌人的虏获物。17备塞:防守边塞。 18有以:有原因。 19其人:指边地的军民。20上谷:古代郡名,即易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易县。“静塞”,易州地方武装部队的徽号。下文的“骁捷”、“厅子”,与此同。 21雄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县。 22常山: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置郡,治所在元氏(今元氏县西北),其后辖境缩小。 23辔(pei佩)马:牵马,拉着马。辔,马缰绳,此作动词用。 24甲胄(zhou绉):铠甲和头盔。25边将:指李继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九载,定州都部署李继隆为了保全自己,竟把易州勇敢善战的静塞骑兵“取以隶麾下”,易州军力因而空虚。定州监军袁继忠言于继隆曰:“此精卒,止可令守城,万一寇至,城中谁与捍敌?”继隆不听,致使易州于端拱二年(989)被辽军攻陷。26上都:京都,北宋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27月给:士兵每月的供给。 28赢(lei雷):瘦弱。瘠(ji及):瘦。 29上军:皇帝的禁卫军,守京师,备征戍。 30客军:从内地调来戍边的军队。3l谋人之国者: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指宰相、朝廷大臣。 32贻:留给,留下。有位者:掌握政权的文武大臣。云:语助词。

【今译】 唐河店,南面距常山郡七里,因靠近唐河而得名。和平时期,辽兵到店里饮食游息,人们并不感到惊怪;自从对辽开战以来,才对辽兵有所防卫,但也并不怎么恐惧。

太宗端拱年间,有个老大娘独自住在店里。一天,适逢一个辽兵来到店前,他把马拴在门外,拿着弓箭坐下来,大声怒喝大娘替他汲水。大娘提着井绳和瓦罐匆匆跑向井边,虚做了个垂绳打水的姿势就停了下来,她用辽语称呼辽兵为“王”,告诉辽兵说: “井绳太短汲不着水,婆子年老力弱,‘王’可以自己去取。”于是,辽兵把井绳绑在弓梢上,弯着腰去汲水。老大娘从后面猛推辽兵落入井中。然后,她骑马来到郡上,马背上披着全副护甲,马鞍后面挂着一个“猪头”。常山郡的官、民看到这一场景,莫不为老大娘的杀敌壮举而喝采。

唉!国家防守边塞,多用当地的边兵,确实是有原因的;这是由于边兵熟习战斗而毫不畏惧之故。一个老大娘尚且如此,边地的广大军民可想而知。近年来,边郡的骑兵以勇敢著称的,在上谷的叫“静塞”,在雄州的叫“骁捷”,在常山的叫“厅子”,这些地方部队都是娴习干戈战斗而毫无畏惧之心的。一听到敌兵来临,父母就为儿子牵马,妻子就替丈夫取来弓箭,甚至来不及穿甲戴盔就冲向敌人。往年辽兵南下,长期不能越过上谷,就是因为“静塞”骑兵十分勇猛之故。后来由于边将把“静塞”骑兵调到自己帐下充作卫队,致使上谷兵力空虚,而被辽兵攻陷。

现今,“骁捷”、“厅子”的名号仍然存在,但兵员不多,虽然多次招募,边民并不乐意应募,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由于招募的边兵大多调去防守京都,使他们远离了家乡故土;加上月薪微薄,常常不能维持生活;装备恶劣,甲胄破损,战马瘦弱,不足抵御辽兵;而坚甲利兵,壮马健鞍,全都装备了禁卫军;一旦开赴前线,却又是他们充当先锋。有了这些原因,就难怪他们不乐意应募了。

真能让边兵固守边地,使他们怀有乡土之恋;优厚其供给,使他们的衣食充足;再配备以坚甲健马,那么,又有什么敌人不能攻破呢?如果这样,招募一万边兵就可抵得上五万客军了。为国出谋划策的大臣们,不对上述情况表示关心,我实在看不出他们的忠心在哪里。

【总案】 这篇传记,大约写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或稍后。作者通过记述唐河店一位老大娘机智勇敢杀敌的故事,歌颂了边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由此生发开来,对宋王朝边防措施的弊病和失误,进行了透辟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叙边地人民对“虏”“不以为怪”、“亦未甚惧”,为下段老妪杀敌按下伏笔。这样,一、二段的抒写便有了内在的联系,显出顺流而下的气势。第二段是精采的段落,全副武装的辽兵“呵妪汲水”,一个“呵”字,写尽了侵略者的骄横神气和嚣张气焰。老妪“呼虏为王”,佯示恭敬;“持绠缶趋井”,佯示顺从;“悬而复止”,骗敌上当;然后出其不意置之于死地。“跨马诣郡”的特写镜头,对妪的勾画着墨不多,而其飒爽英姿、英雄壮举,千载如见。“跨马诣郡”,又与上文写辽兵“系马于门”相呼应。很显然,老妪所“跨”之“马”,正是辽兵系于门前的那匹战马,所以紧接着点明它“介甲具焉”。文如剥笋,起伏跌宕,读之引人入胜。第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发为议论:“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从事实证明了“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的合理性。三、四段,从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朝廷对边郡骑兵措施上的不当,因而导致“上谷不守”、“不足御胡”。第五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定其军”、“厚其给”等切实可行的建议。末段,点明本文写作的用意。文章简朴平实,正反映衬,论事恳切,描写生动,夹叙夹议,以事说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