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②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③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④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⑤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⑥
【注释】 ①明妃:即王嫱,字昭君,今湖北兴山县人。汉元帝时选入宫廷,后来朝廷将她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②泪湿春风:泪流满脸。杜甫《咏怀古迹》中有“画图省识春风面”之句。这里即以春风为面的代称。③低徊:留恋。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无颜色:因伤心落泪,脸上失色。君王:指汉元帝刘奭。④归来:回过头来。⑤毡城:指匈奴所在地。游牧民族以毡为帐篷。⑥咫(zhi纸)尺:距离很近。咫:周尺八寸。阿娇:汉陈婴的孙女,武帝的表妹。武帝小时,很爱她,曾说,如果娶了阿娇为妻,就要造一座金屋将她藏起来。后来阿娇做了皇后,却因年久失宠,退居长门宫。
【译文】 明妃初出汉宫之时,泪水汪汪,双鬓沾湿。她低头徘徊,左顾右盼,虽因悲伤失去往日的颜色,惊人的美貌仍使君王不能自持。他回过头来责怪画师:这样的美人我平生未见无人比,你为什么画得不真实?其实明妃绝代风神,画笔怎么能摹拟?当时杀了毛延寿,未免太冤屈!明妃深知再也不能归故里,可怜她在塞外着尽了汉宫衣。她多想托鸿雁打听塞南的事呵,年年怅望鸿雁北来南飞。家里人万里外为她传消息,你还是安心在毡城过日子,汉宫的生活再也不要回忆。你难道不见阿娇同君王近在咫尺,却被君王遗弃,关闭在冷清清长门宫里?人生失意,分什么南方北地!
(陶文鹏译)
【集评】 宋·曾季狸:“荆公咏史诗,最于义理精深。”(《艇斋诗话》卷一)
清·贺裳:“王介甫《明妃曲》二篇,诗犹可观,然意在翻案。”(《载酒园诗话》卷一)
清·曹雪芹:“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字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文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袭前人。”(《红楼梦》六十回)
清·吴北江:“矜炼深雅,殆胜欧作。”(《唐宋诗举要》卷三引)
清·方东树:“此等题各有寄托,借题立论,太白只言其乏黄金,乃自叹也。公此诗言失意不在近君,近君而不为国士之知。犹泥涂也。六一(欧阳修)则言天下至妙,非悠悠者能知,以自喻其怀,非俗众可知。”(同上)
近·陈衍:“‘低徊’二句,言汉帝之犹有眼力,胜于神宗。‘意态’句言人不易知。‘可怜’句用意忠厚,末言君恩之不可恃。”(《宋诗精华录》卷二)
近·高步瀛:“永叔、介甫《明妃曲》皆有二篇,……平心而论,实皆不失为佳构。永叔再和《明妃曲》云:‘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议论既庸腐,词亦质直少味。介甫后篇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持论乖戾。范元长(冲)对高宗论此诗,直斥为坏人心术,无父无君。虽不免深文周纳,然亦物腐虫生,偏激之论有以致之。蔡元凤(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七)虽多方辩护,然不能掩其疵也。李雁湖曰:‘诗人务一时为新奇,求出前人所未道,而不知其言之失也。’可谓持平之论矣。”(《唐宋诗举要》卷三)
近·高步瀛:“托意甚高,非徒以翻案为能。”(同上)
今·程千帆:“王安石《明妃曲》,自来颇为人误解,受人攻击。朱自清先生《语文续拾》中有篇短文,对之作了正确而平实的说明,今略加删节,转录如下:黄山谷引王深父的话,说: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人生失意’句非是。这是说,无论怎样,中国总比夷狄好,南总比北好,打在冷宫的阿娇也总比在毡城作阏氏的明妃好;诗中将南北等量齐观,是不对的。山谷却辩道:孔子居九夷,可见夷狄也未尝无可取之处,诗语并不算错。这种辩论似乎有点小题大做,所以有人说王安石只是要翻新出奇罢了,是不必深求的。但细读这首诗,王安石笔下的明妃本人,并未离开那‘怨而不怒’的旧谱儿;不过‘家人’给她抱不平,口气却有点‘怒’了。‘家人’怒,而身当其境的明妃并没有怒,正见其忠厚之极。这里‘一去’两句说她久而不忘汉朝,‘寄声’两句说这么久了,也托人问汉朝消息,汉朝却绝无消息——年年有雁来,元帝却没有给她一个字。在国内几年未承恩幸,出宫时虽‘得君王不自持’,又杀了毛延寿,而到塞外几年,却又未承眷念;她只算白等着。家里的消息却是有的,教她别痴想了,汉朝的恩是很薄的;当年阿娇近在咫尺,也打下冷宫来着,你惦记汉朝,即便你在汉朝,也还不是失意?——该失意的,在南北都一样,别老惦着‘塞南’罢。这是决绝辞,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安慰语。不过这只是‘家人’说说罢了。”(《古诗今选》第472—473页)
今·吴孟复:“北宋时,辽、夏‘交侵,岁币百万’(赵翼《甘二史劄记》)。景祐以来,‘西(夏)事尤棘’。诗人们借汉言宋,自然想到明妃。梅(尧臣)、欧(阳修)诗中皆直斥‘汉计拙’,对宋王朝屈辱政策提出批评。王安石则极意刻画明妃的爱国思乡的纯洁、深厚感情,并有意把这种感情与个人恩怨区别开来,尤为卓见。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所以,王安石歌颂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当时有些人误解了他的用意,那是由于他用古文笔法写诗,转折很多,跳跃甚大,而某些人又以政治偏见来看待王安石,甚至恶意罗织之故。清代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千方百计地替王安石辩解,但还未说得透彻。近代高步瀛还是说他‘持论乖戾’(《唐宋诗举要》),其实也没有读懂此诗。”(《宋诗鉴赏辞典》第230页)
【总案】 从一个独特、新颖的角度处理昭君远嫁匈奴这个历史题材,显示出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的识见超迈。但《明妃曲》是抒情言志的诗,不是政治论文,再加上用笔转折多、跳跃大,因而造成了诗的内涵丰富,不容易把握。集评中朱自清、程千帆、吴孟复先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和现实意义作了中肯的分析。可参考。其实一首杰作往往具有多义性。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挖掘。此诗歌颂明妃的爱国思乡深情,同情她的悲剧遭遇,当然也含蓄地批评了造成这一悲剧的汉元帝,讽刺他的薄情寡恩。其深层意蕴,是借女子之失宠,喻指士之不遇,抒发士子怀才不遇、坎壈失意的悲哀。结尾几句揭示,即使做了官,身在朝廷,得近君王,也未必能够施展抱负才华的。“人生失意无南北”,概括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悲剧的广泛性、普遍性,是很能引人共鸣的。至于说作者是否借歌颂明妃不以恩怨易心而针砭当时某些人的投敌叛国,可以见仁见智,不必强求一致。就艺术表现来说,此诗选材、构思、开头、结尾,诗意的转折飞跃,都有独到之处。描绘王昭君的风神意态与怀乡爱国心理,笔墨不多,却精彩动人。“意态由来画不成”一句,又揭示出警辟的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