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晏幾道·菩萨蛮》晏幾道
晏幾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①。声声写尽湘波绿②。纤指十三弦③。细将幽恨传④。当筵秋水慢⑤。玉柱斜飞雁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⑦。
注释 ①哀筝一弄:谓奏出音色悲苦的筝曲。筝,长于怨调慢声。弄,拨弄,弹奏。湘江曲:指以溺湘的悲剧故事为题材之乐曲。古传舜二妃娥皇、女英闻其病故苍梧,投湘江殉情,为湘水之神。②写:同“泻”,倾注。③十三弦:唐宋教坊所用筝均为十三弦,故云。④“细将”句:暗用湘灵鼓瑟之典。化用唐钱起《湘灵鼓瑟》诗意。借曲声抒发哀思怨情。⑤秋水:比喻清澈明亮的眼波。慢:形容凝神专注。⑥玉柱:筝上用以系弦的玉制之柱。斜飞雁:每弦底下一柱,斜列如雁行,因称。⑦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借指女性秀眉。低:敛眉垂目,抑郁愁苦貌。
宫乐图(局部)【唐】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词写筵上筝女的一曲演奏。
“哀”的起笔为通篇定下了低沉忧伤的基调。“哀”者本为曲调,词人却将之与乐器紧密相连,化作“筝”的先天属性,从而渲染出一种未闻已哀的氛围。“湘江曲”是一无定指之乐,然而尽管并不知晓曲中脉络,可那悠悠千年的悲情传说是如此根深蒂固,从湘夫人到屈大夫,其实无论为何,那片江水上所累积的过去,已足以让我们仅凭“湘”字便能推想、推感曲中必将深含的凄婉悲怨,何况还是出于“哀筝”? 本句中“弄”的指法拨动与“曲”的乐声响起,是视觉听觉的同步共生。次句则视、听多重交错,乐中有画,画中有声。“声声”状出了筝音一道一道此未落而彼已起的绵长叠和,宛如倾泻出一波一波此未落而彼已起的湘水流纹与水声滔滔。“湘波绿”是乐中意象,恍惚间如见湘波,更泛起一片怅惘,唐李商隐《哀筝》诗云“湘波无限泪”,越是清湛碧绿的流波仿佛就越能令人透视沉埋个中的无数哀愁。极致之“尽”,是谓曲中调、曲中境、曲中情。下句形成一种视觉动态,葱指与筝弦均为纤细之物,而“纤”又状指之小巧灵动,“十三”则状弦数量繁多,指上弦下、纵上横下,扣放游移间优美绝伦。“细”字一则补状“弦”之幼细,二则体现玉指的徐缓抚弄,三则形容曲调之悠忽低徊,四则渲染氛围之逐步点滴。筝声细细传达诉说,根藏深处的“幽恨”,已分不清是原曲的抑或筝女的,只感到弥漫着一片逐渐变浓的忧伤。
下片不再就筝声曲调着笔,而转写筝女的神情意态,呼应“幽恨”。筵席上筝女宛如泓澈秋水的双眸,凝神专注,似已融入筝曲情思之中化而为一;十三弦下玉柱斜列,形若归雁飞行。“当筵”两句,衬出了满筵坐客的不语屏息,似乎一时间,他们眼中只剩下这个弹者,于是怔怔望着她而未觉乏味;只剩下一面哀筝,于是怔怔望着一个又一个的弦柱。末两句饶有趣味,不是“听到断肠时”而系“弹到断肠时”,显然词人此刻已全然沉湎在她随着筝曲而变换的容色情态中,为她抒怀。若说上片是从筝声触及其心,此片就是转从其人触及曲旨,作者之所以立即意识到她弹到断肠的那一刻,除却从旋律中觉察她的心弦震颤外,更由于她瞬时间的敛眉垂目所意味的忧愁抑郁。“春山眉黛低”,于曲声外同时由视觉、情绪感染坐客。曲传心声,人弘曲旨,至此哀筝、湘曲、幽恨皆已化身为她,浑融为不胜凄楚的伤苦哀怨,悠然而止,萦绕不去。
本词含蓄哀婉,深沉低回,其中人与筝、声与情、形与神、意与态间相融相成,无处不到、无处不真,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气韵生动,意浓味长。(郭思韵)
集评 明·沈际飞:“‘断肠’二句俊极,与‘一一春莺语’比美。”(《草堂诗馀正集》)
清·黄苏:“写筝耶,寄托耶,意致却极凄惋。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蓼园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