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刘一止·喜迁莺》刘一止
刘一止
晓 行
晓光催角①。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②,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③。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④。叹倦客、悄不禁⑤,重染风尘京洛⑥。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⑦。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⑧。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⑨。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⑩。
注释 ①催角:角声催发。②迤逦(yǐlǐ):曲折连绵。③林薄:草木生长茂密之处。④“酒力”句:谓酒劲难御寒意。⑤倦客:厌倦于羁旅。悄不禁:浑不愿。⑥风尘京洛:典出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比喻名利、喧嚣等尘俗纷扰。⑦“难觅”句:古有鸿雁传书之说,惟时值岁寒候鸟南迁,因以不见其影踪喻音信难通。⑧翠幌(huǎng):绿色帷幔。曲屏:折叠相连的屏风。争:怎。⑨经著:经历体味。⑩一成:逐渐。新来还恶:指烦恼近来反而更甚。
山溪待渡图 【五代】 关仝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词作于辞乡赴京路上,题为“晓行”,著墨于驿亭宿后凌晓启行的沿途见闻与情绪波动,承载了客居游子思家怀妻的久倦陟涉与眷求温情。事在宋室南渡之前,时作者已过壮年,然此前自考上进士以来却并未得授一官半职,点明此行实非所愿,故当为应诏前去,但不知因何最终未曾仕宦于北宋年间。
上片以景开境,首句破题,晓光明时、角声催行,一份身不由己的淡淡感喟旋即从尚未隐去的残月薄辉中微婉逸出。深寒凛冽中,遇霜而凝的泪痕犹在,酒劲不敌的侵冷难耐,一时袭透身心,瞬间又牵触了那才刚止泪隐下的黯然。其于《洞仙歌》尝云:“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可见词人早倦为客旅却归期杳杳,偏还得再去京都沾染喧嚣,这饱含万般不愿的深叹一发,再压抑不了的深挚思念立时决堤。由景及身、因身感心,从外界视听感知到内心思潮起伏,外景背后隐着的一条由淡到浓的情感线索就此展开。
下片以心为境,广袤天地但余那无从排遣的梦牵魂萦,但念那与妻共谱的温馨安定,因而倍加分明了眼前此刻异乡飘零更兼萧飒严寒、尺素难托的熬煎难当,揭开上片泪痕、倦叹的缘由,正如他在《眼儿媚》所诉的“从前稳过,如今方悔,不会温存”。虽说人生有情岂关风月,然当曾经的花前月下由双影变为只身,孰能不怨这徒恼多情的花月。可情之为物,何尝由人自主?错以为曾经沧桑便能惯看、原期望付诸时间逐渐消解,不意到头来却是历久弥深、适远愈切。一个正衬、一个对比、一个转折、一个反笔,词锋在神伤、缅怀、落寞、烦恨、冀盼、意外的流动转化间跌宕起伏。
在顺时的触景而生情、逆向的伏笔与回应的巧妙处理下,本词上下两片互为因果,景情结构顿时浑然相扣。词人在层次先后的拿捏尤显精微细腻,且善在流动瞬间把握游移定点,“未惊”与“先觉”之间是一点,“晓光”与“残月”之间又是一点。其状景均以人为本位不离此时此行此身,写情则倾向于一种不紧不慢的递进氛围感染。词末的转折与反笔带出了人心所同的亘古常情,更将情之难以捉摸不可测度传神体现。(郭思韵)
集评 清·许昂霄:“‘宿鸟’以下七句,字字真切,觉晓行情景,宛在目前,宜当时以此得名。”(《词综偶评》)
清·先著、程洪:“前半晓行,景色在目,虽不及竹山之工,正是雅词。”(《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