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蝶恋花①·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罗幕轻寒③,燕子双飞去④。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⑤。 昨夜西风凋碧树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⑦,山长水阔知何处!
①蝶恋花,词牌名。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④飞去,一作“来去”。 ⑤斜光,残月的清光。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⑥凋碧树,使得树木绿叶枯落。 ⑦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全词风格委婉含蓄,闲雅蕴藉却又寥阔高远,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内容抒写暮秋怀人,是首写离愁别恨的名作。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上片写庭院及室内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下片写词人登楼望远时的所见所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呼应“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语言也洗净铅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摇曳不尽的情致。
此词笔墨疏淡、格调温婉、章法谨严,广为世人传诵。
●蝶恋花,即《凤栖梧》。参见第22页相关介绍。
●晏殊小时候是个神童,七岁的时候和一千多名进士一起在朝堂上考试,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后来官做到宰相。他一生亲贤士,重教育,范仲淹、欧阳修都出自他的门下。晏殊一生富贵,词中无愁苦只有悲戚,没有离恨只有隐忧。
同样写相思之情,下面的这一首内容不同,风格也有差别。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山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笼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短短的四十四字,写出人生一种深沉的感慨:悲迟暮、伤别离。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春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这首词意境优美,笔法轻巧空灵,柔丽而富诗意,且蕴含着一种凄婉的情绪。
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