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诗歌·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近现代诗歌·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1904年,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因争夺中国的东北而发生战争,而清朝政府竟然宣布中立,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有志之士无不痛心疾首。秋瑾女士是清末唯一的女革命家,于1904年春去日本,1905年春回国,同年夏再赴日本。这首诗就是这件事引发的感慨,正好有日本友人索要诗句,秋瑾就在赴日船上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注释

①日人:据《秋瑾史迹》载此诗题作《日人银澜使者索题,并见日俄战地,早见地图,有感》,则日人当指银澜使者。索句:索取诗句。日俄战争: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朝鲜和我国东北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场主要在我国东北境内,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宣布“中立”,听任帝国主义的宰割。 ②万里乘风:《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宗)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遂以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去复来:秋瑾于1904年夏东渡日本,同年冬因事返国,1905年再赴日本,故云“去复来”。 ③图画:指地图。移颜色:改变颜色,被帝国主义侵占。在日俄战争中,帝俄遭到惨败,俄国将侵犯我国东北所得利益和旅顺、大连港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④劫灰:战火后的灰烬。《高僧传·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知,可问西域胡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指被兵火毁坏的残迹。 ⑤出群才:出类拔萃的人物。 ⑥乾坤:本指天地,此指中国危亡颓弱的局势。

赏读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航海归国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献身民主革命,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豪情壮志。

第一句“万里乘风去复归,只身东海挟春雷”,这句是写诗人只身万里东渡留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女主人公那种意气风发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好像翱翔的海燕在展翅高飞,呼唤风雷。“万里乘风引自《宋书·宗悫传》,“去复来”指诗人两次东渡日本之事,“春雷”喻指唤醒民众的革命真理。

第二句“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忍看”哪里肯看,“肯使”岂肯使。“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被帝国主义掠夺。“江山付劫灰”指日俄战争以中国东三省及黄海为战场,使大好河山被人践踏,饱受苦难。通过“忍看”、“岂敢”二词的运用,把诗人那种悲愤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

诗人由于忧心于帝国主义的行径,想到国难当头,希望有一些英雄豪杰人物行动起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于是就写下了“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盼望着志士的出现,并能够同他们并肩作战,以挽救危险的局势。

最后二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十万”极言其多,大意是我们拼着抛头颅,洒热血,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把祖国的危难局面扭转过来。这二句既是诗人内心革命激情的抒发,又表达了诗人力挽乾坤的豪情,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首诗气势磅礴,语言雄健明快,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息,饱含着诗人的爱憎,燃烧着诗人的激情,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代表了诗人后期诗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