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李白·古风五十九首①(其一)》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唐诗·李白·古风五十九首①(其一)》诗词原文|题解|赏析|配图

题解

这是一首以诗论诗之作,诗人批评了建安以来绮丽的诗风,赞颂了唐诗在复古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抒发了诗人对周初清明政治的向往和意欲有所作为的远大志向。

原文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注释

①古风:即古体诗。本组诗共59首,内容广泛,非作于一时一地,而体制相同,故冠以古风。 ②大雅:《诗经》的一部分,共36篇。雅,正,内容主要是对王政兴衰的感慨和评论。作:起,指《大雅》中批判现实的精神久不振兴。吾衰:这里是孔子自言老去之辞。按,孔子年近七十,删编《诗》《书》。陈:把民间疾苦以诗的形式向上陈述。 ③王风:《诗经·国风》的一部分,是周代洛邑(今河南洛阳)一带民歌。王风和上面的大雅,都指整个《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委:丢弃。蔓草:杂乱丛生的草。战国:我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前475—前221)。荆榛:泛指树木杂生的样子。蔓草和荆榛都指文学创作失去了《诗经》精神。 ④龙虎两句:意指七雄纷争相互攻击,至秦终于一统天下。逮,到。 ⑤正声:刚正坚贞之文,即雅、风等《诗经》传统。骚人:屈原。因他的代表作《离骚》而称之为骚人。 ⑥扬马:扬雄、司马相如。激颓波:激起《楚辞》的末流。意即扬、马开创了汉赋,使之广泛流行起来。 ⑦宪章:指《诗经》确立的作诗法度。沦:沉沦,沦没。 ⑧建安:东汉末汉献帝年号(196—220)。绮丽:指建安以后到六朝之时盛行的绮丽华艳的文风。珍:珍惜。 ⑨圣代:唐王朝。元古:指传说中当作治世典范的尧、舜、禹时代。垂衣:垂衣而治,不用惩罚而天下太平。这里对初唐、盛唐王朝的赞颂。贵清真:文风重视纯洁自然,与绮丽相对而言。 ⑩群才:指当时的诗人们。属:恰,恰逢。休明:美好清明,指政治昌明的时代。跃鳞:龙腾鱼跃,形容创作的活跃。 ⑪文质:诗文的形式和内容。炳焕:光彩焕发。众星:指众多的作者。秋旻:秋天的天空。全句意为当时的诗文创作有如明朗的秋空中众星闪耀。 ⑫删述:整理和编订当代诗歌。即像孔子一样借整理典籍以阐明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⑬希圣:仰慕和效法孔子。立:指继承风、雅传统精神。获麟:鲁哀公十四年(前841),鲁人捕获一头麒麟,孔子认为自己的事业也将终结,说:“吾道终矣!”相传,他编写《春秋》即于这年绝笔。李白之意则表示自己将像孔子一样到生命终结时才停笔。

赏读

首句是全诗的纲领。诗人从春秋战国写到秦汉,再到六朝,最后写到唐代,运用比喻和典故,精炼概括地说明自孔子之后,历代诗歌都未能恢复到周文王时期的正声,只有唐代出现了清明的政治,诗歌创作才因之繁荣起来。诗人借此揭示出政治上的衰败是引起诗歌绮丽崩沦的原因,振兴诗歌首先在于实现政治的清明。“我志在删述”表明诗人以孔子自许,志在总结战国以来政治得失,而结尾两句表明诗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反映出诗人的崇高理想和追求理想的魄力。

这首诗风格古朴,节奏和缓,用语概括、准确,与诗人奇彩瑰丽、充满夸饰奇想的其他诗篇不同,表现出诗人的另一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