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落日情意无极——说李白《送友人》》原文|注释|赏析

《浮云落日 情意无极——说李白《送友人》》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上来就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联分点送行之地与友人将去之地。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未提送别之地,只写李使君要去的梓州景物——“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则由蜀道写到蜀城、写到在蜀城卖卜的严君平。这些诗写法各异,但异中也有同,那就是都或多或少地描述了被送者要去的地方。这因为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是明确的,在题目中也作了明确的反映。被送者要到那个特定的地方去,并非偶然;因而送行之地可写可不写,但被送者要去的地方却不能不写,尽管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

李白的这首《送友人》却与此不同。

王维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以写景发端而不提送别,前人或评为“斗绝”,或赞以“逆起神韵超迈”。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同样以对偶句先写景,而不提送别;“斗绝”、“逆起神韵超迈”之类的评赞,也未尝不可以用。然而前者所写的是被送者要去之地的景,后者所写的是送别之地的景,命意谋篇,各有特色。王维把被送者要去的地方写得那么优美,意在鼓励他愉快地去,做一番事业;所以用“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结束全诗。李白写送别之地山横水绕,则表明“此地”尚堪留恋,笔端饱含惜别之情;所以以下六句,全都是惜别之情的自然流露。

送别之地也就是与友人聚合之地。在山横水绕的地方与友人聚合,即使处境不那么得意,总还是不错的。可是如今呢,出于某种原因,不能不彼此分手了!当然,如果友人此去有一个较好的归宿,像王维所送的“李使君”那样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去做官,那就不会有太多的惜别之情,重要的是要鼓励他做出成绩。李白送的这位“友人”却连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也没有,他之所以要走,并不是已经有了什么归宿,而只是去寻找归宿。所以在送行之时,就充满了惜别之情。“此地一为别”一句,以“此地”指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滴水不漏。“一为别”中的“一”这个副词也用得很传神。在古汉语中,“一”与“则”前后呼应,表示前一种情况一出现,后一种情况就紧跟着出现。例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王一兴兵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就是这样的。这里用的正是“一……则”的格式,只由于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的语言,下句里省略了“则”。“此地一为别”,就“孤蓬万里征”,一刹那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为别”的“为”字也值得玩味。“为别”略等于“作别”,兼包相互“道别”的双方,与下面的“孤蓬”形成强烈的对照。在“为别”之前乃至“为别”之时,两人尚在一起,即使是“蓬”吧,还不是“孤蓬”,而“一为别”,就成为“孤蓬”了。蓬草被风吹散,便飞转无定,古人常用以比喻飘流无定的游子。“一为别”就成“孤蓬”,亦自可伤;而“孤蓬”之“征”遥遥“万里”,究不知落脚何处,就更令人百感茫茫。当然,此时还在“为别”,“友人”并没有走;“孤蓬万里征”,只是想像中的情景。然而从“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此地”“一为别”想到即将出现的“孤蓬万里征”,其惜别之情不是已经见于言外了吗?朱超道《别席中兵》:“扁舟已入浪,孤帆渐逼天”;王维《观别者》:“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写的是目送行人远去的实景。“孤蓬万里征”在“为别”之时尚出于想像,然而“一为别”即成现实,目送友人远去之状也已经跃然纸上,和实写目送行人远去的诗句相比,似乎更多一些“虚实相生”、“余味曲包”的妙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通过“浮云”与“落日”表现“为别”之时双方的心理活动,情景交融。“浮云”乃“为别”之时所见。天空飘浮着白云,这是景。触景可以生情,而同一景对于不同的人又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活动。“游子”看见“浮云”,究竟有什么心理活动呢?作者是写了的,却写得很含蓄。“浮云”与“游子意”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使人不明确“游子”看见“浮云”到底产生了什么“意”,不能不认真地去想。一想,就会想出一些东西来。首先,“浮云”的“浮”与“游子”的“游”有相似之处。“浮云”没有根,随风飘浮,不由自主,也靡有定止。“游子”看见“浮云”,大概是联想到了与之相似的命运吧!“游子”与“浮云”之间还有一种联系,那就是《古诗》里所说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那么,在那“游子意”里,是不是也还包含这样的内容呢?“落日”也是“为别”之时所见的景,但又兼写时间。作者在“落日”与“故人情”之间也没有用任何关联词,给读者留下了吟味的余地。因为“一为别”就“孤蓬万里征”,所以尽量拖长“为别”的时间;直拖到红日西落,再无法俄延了!这是一层意思。陈后主《乐府》云“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诗句也许还可以包含这一层意思。总之,诗人没有直说“游子”有什么“意”、“故人”有什么“情”,只用“浮云”与“落日”触发读者的联想,手法很高明。这种把几个名词性的词组连缀一起,中间不用关联词而让读者自己去寻找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造句方式,也很值得注意。晚唐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颇为后人所称道,尽管意境各别,但就造句的特点而言,却与此一脉相承。

以上两联都是写未别之时的惜别之情。惜别已到“落日”,不得不别,这才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收束全”。“兹”字近接“落日”,指“兹时”;遥承“首联”,指“此地”。在红日西落的“兹时”于“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此地”互相“挥手”,而“挥手”之后紧跟着的就是“孤蓬万里征”,何以为情!《诗经·邶风·燕燕》有云:“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正面写离别之情,十分动人。李白在前面已经写了“游子意”和“故人情”,故不再从正面写人,而只从侧面写马。当“挥手自兹去”之时,连两位友人所骑的马都因彼此分奔而萧萧长鸣,倾吐离情别绪,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么样呢?

从“孤蓬万里征”和“浮云游子意”等句看,那位“友人”行踪无定,渺无归宿;所以题目只说“送友人”,而不说送友人到什么地方去。诗中也只能写送别之地,至于友人要去的地方,那是无法作具体描写的。

单纯从题目“送友人”看,送行者应该是“居人”,送走“友人”,他就回到山横水绕的城郭中去了。但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语气看,又仿佛兼指自己,很有点“君向潇湘我向秦”的味道。《左传·襄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杜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言“马”之“别”,见得它们本来是在一起的,彼此的主人自然也在一起。主人“挥手此兹去”,各成孤客,像“孤蓬”那样“万里征”;马呢,自然也各成孤马,驮着各自的主人踏上“万里”征程,而且还不知道何处可以托足!“萧萧班马鸣”一句,说它像“边马有归心”那样借马写人,当然是可以的。然而诗人很富有同情心,又安知他不是由人的命运想到马的命运,于是乎移情入马,代马抒情呢?当然,代马抒情,归根到底还是抒人之情。这和“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艺术手法很相似,所不同的是不说“人何以堪”,只写人各西东,耳畔犹闻马鸣,就戛然而止。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选了这首诗,评论说:“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不尽”的特点,在这一首诗里的确表现得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