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幅万里极目骋怀——说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赏析

《尺幅万里 极目骋怀——说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有云:“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而在这三篇中,王之涣的一首尤其脍炙人口。

全诗四句,每句都写“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感。

首句“白日依山尽”中的“依山”二字,是“尽”的状语,表现了登楼远眺中白日傍山而落,以至于“尽”的景象。这一景象,包含了时间推移的过程,不是静景,而是动景。这动景,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也体现了诗人望中所感。诗人登楼远眺,留连忘返,从白日当空望到白日依山、又望到依山而尽;在这个时间推移的过程里,对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物,流露了恋恋不舍之情。“依山”的“依”,兼有依傍、依恋的意思。“白日”无知,朝出夕落,并不会有什么情感的波动。但在诗人眼中,它的确是依山而尽的,于是融情入景,寥寥五字,就展现了一幅景中含情的图画,使人联想起无限好的夕阳、美丽的晚霞和霞光里耸立的雄山峻岭,并对如此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物,产生了不胜眷恋的情感。

“黄河入海流”与首句字字对偶,铢两悉称。“入海”二字,也是“流”的状语。伫立在鹳雀楼上,地势虽高,但决然望不见黄河入海,望见的只是黄河在楼下奔“流”。像杜诗“平野入青徐”中的“入”字一样,这个“入海”的“入”字,也来自基于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的艺术想像。而一用“入海”作为“流”的状语,就如同用“依山”作为“尽”的状语,把客观景物写活了。黄河此刻虽在鹳雀楼下奔“流”,距离大海尚有数千里之遥,但它的目标、它的理想,则是流入大海,而且终归要流入大海。这就赋于黄河以崇高的理想,从而也表现了诗人的阔大胸怀。同样,“入海流”不是静景,而是动景。看吧:晚霞映照,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这条黄色巨龙,咆哮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东方。当然,黄河要流入的大海,还是看不见的,而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够看见大海,那该有多好!于是水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二两句所展现的图景已经够阔大了,但诗人并不满足,还要“更上一层楼”,远眺更远更广的天地,饱览千里以外的自然景色。但“更上一层楼”之后究竟看见了什么,却没有写,也用不着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空间。

这后两句诗还有更深刻的含意。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它实际上体现了这样一种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做任何事情,要从高处看、远处看,才能看得广阔,看得全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这里。

让我们再看看李益和畅当的诗。畅当《登鹳雀楼》云:“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云:“鹳雀楼前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这两首诗都很不错,但和王之涣的诗相较,就未免逊色。传诵不如王诗之广,并非偶然。王诗短短二十字,既写景,又抒情,情由景生,景以情显,给人以尺幅千里,意境壮阔的感受,使人于美的享受中开拓心胸,得到哲理的启示,受到精神的鼓舞。四句诗两两对偶,但由于意境阔大,气象浑成,因而既整丽,又流动,不见斧凿痕迹,在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