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暗香》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1。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2。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3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4。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5。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6。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7。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8。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10。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11。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释】

1.辛亥,指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诣:拜访。石湖:指范成大,他号石湖居士。

2.“且征新声”句,指范成大要姜夔用新的词调填词。

3.“把玩不已”句,指不停地吟诵、欣赏。肄习、练习。谐婉,和谐动听。《暗香》《疏影》,语出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本指梅花,这里用作新词调名。

4.旧时月色:化用温庭筠诗“唯向旧山留月色。”又周紫芝词:“月到旧时明处。”

5.玉人:美女。贺铸词:“玉人和月摘梅花。” 一说玉人是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6.何逊,南朝梁诗人。尝为扬州法曹,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这里词人以何逊自比。

7.疏花:稀疏的梅花。傅若《金墨梅》诗云:“老树亚晴空,疏花带寒野。”“香冷入瑶席”句,指在范成大家里观赏清丽幽馨的梅花。

8.“寄与路遥”句:用南朝陆凯折梅寄赠长安友人范晔之典故。

9.翠尊:翠玉制成的酒杯。红萼:红梅。“耿相忆”:耿耿怀念,不忘故人。

10.寒碧:形容西湖水色。

11.几时见得:是何时得见故人其面之意。



【译】

美丽的月色呀,

算起来,过去

你也曾多次照着我

在梅花边吟唱吹笛。

唤来如玉的美女,

不顾清寒,为我攀折。

我就拿那与

梅有缘的

何逊自比吧!

而今受着病老的折磨,

哪儿还记得

当年的春风才气?

怪只怪,竹外那稀疏的梅朵

伴着一股冷冷的香气

诱惑

我坐上了赏梅的瑶席。



雪夜中的南国,

正一片静寂。

想折枝梅朵

给遥远的人儿寄去,

却又被积雪阻隔。

面对着酒杯翠玉,

真让人如泣如歌。

往事联翩,令人耿耿相忆,

面对着无言的红红的花萼。

常常记起,

你与我,携手吟哦。

千树梅花,映入西湖清碧

的湖波。

唉!现如今,一片片被风吹去,

我与你,却何时才能见得?



【评】

《暗香》《疏影》为姜白石自度曲之两部名篇巨制,之所以以《暗香》《疏影》名之,盖因其为咏梅也,风格又承美成一路而下,故以林逋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留”各配以二字名之。其所吟咏者、寄托声为何,一如美成之《六丑》。如清人郑文焯所评:“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当然,亦有微词,如王闿运认为:“此二词最有名,然语高品下,以其贪用典故也”(《湘绮楼词选》)。

“旧时月色。算几翻照我,梅边吹笛”。王闿运评“如此起法,即不见咏梅矣”。此评不当。以月色照我于梅边吹笛,空间转换、镜头拉摇以远至近,更兼以“旧时”“算几番”点明时间,与以下之“而今”等时间概念,与一系列空间概念造境,“从昔至今,时空交错,衬映离思之深至”(张奇慧语)正咏梅之最佳起处。月色、梅花与人物(我与玉人),以下正沿此三因素演绎。“唤起玉人”,加入“玉人”,人梅对应,更为妩媚,“不管清寒”见爱梅之心。“何逊而今渐老”比照出时间的流驶,有美人迟暮之意。“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作一宕笔,转出梅香之魅力。

下片起首,补出万籁俱寂、阔大背景的环衬,“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始见寄托,“夜雪”呼应江国之岑寂,“夜雪”二字,始将画面铺色。但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外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缎之工也(参见清·先著、程洪《词法辑评》)。“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不仅有设色之妙,且见性情,见托寄,似有无限难言之往事在内。“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呼应上句“耿相忆”。“千树压”两句,为全词最为警醒豁人眼目之处,所谓“沉郁顿挫”也。结句“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片片”之叠字,见出吹尽之细状,含无限委婉相思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