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3。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4,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5,烟锁秦楼。惟有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释】

1.金猊:狮形的铜熏炉,猊,狻猊,狮子。宋·徐伸《转调二郎神》词:“薰彻金猊烬冷。”

2.日上帘钩:杜甫《落日》诗:“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李清照反用之,用于日上。

3.病酒:因酒而病。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李商隐《寄罗劭兴》诗:“人间微病酒。”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悲秋:为秋而悲。《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原为送别诗,故后人以《阳关》为送别之曲。

5.武陵:典出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但在本词中,“桃花源”的故事又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阮肇”的故事混合掺杂在一起了。《幽明录·刘晨阮肇》:“汉明帝永平五年,郯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逆流二三里,得渡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资质妙绝。……因邀回家。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词用此典以刘、阮之离天台(武陵)比拟赵明诚之离家。



【译】

金狮炉的香火渐冷,

锦缎被涌起红浪,

起床后,怔怔的尚未梳头。

华贵的镜奁瞅都未瞅,

一任尘土锁深幽,

也不管,一轮朝日

悄然爬上了帘钩。

唉!有多少事,

欲说还休,

生怕引来

离怀别愁。

近来又添新瘦,

不是因为饮酒,

也不是因为悲秋。



明天,你就要走,

这回的离别,我就

唱上千万遍《阳关三叠》

也难以将你挽留!

想到与你这武陵人别后,

正是晚春的时候,

重重的云雾

锁着我的妆楼。

请你记住门前的

绿水悠悠,

那是我

终日凝眸。

终日凝眸,

从今后,不知要添

多少新愁!



【评】

此词作于宣和年间赵明诚起用为莱州太守之时。李赵夫妇二人诗酒唱和,赏玩金石,其乐何如?一旦别离,会有多少种滋味,对于一个对爱情、青春、生命敏感的女性?又会有多少清句妙词,对于一个能将这些感受给予艺术表达的词人?

上片从离别后的眼前状况、心态写起。“金猊”,是狮形的铜薰炉,“狻猊”(suan ni)是狮子的别名。炉中焚香,香气从兽中喷出,用以薰衣被。“香冷”“被翻”,一夜未睡稳,再勉强睡亦无味:“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念奴娇》)。起来后,依然懒懒慵慵,“慵自梳头”,与“任宝奁尘满(一作闲掩),“日上帘钩”皆勾勒百无聊赖之态。“生怕”以下,为之解释:“生”为副词,“最”之意。“生怕离怀别苦”,所以“多少事,欲说还休”,实则“休即未能休”,“离怀别苦”早已侵袭心头,又何以见得?词人答曰:“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缘何以瘦,词人未答,却早已答明。上片环环相扣,节节相生,委婉曲折,令人心醉。

下片起首,追述别离时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她的心头,已回忆了一次又一次,挽留丈夫的呼声,早已呼唤了千次万次:“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这回去也”极其沉痛,原以为不可能事,或幻觉也许不会真的发生之事,就真的要发生了。王维的送别曲阳关三叠莫说三叠,便是唱千遍万遍,也难以留住心上人了。“念”字提领下文,回至目前之心境。“武陵人”兼用陶潜与刘晨阮肇与仙女故事,喻指明诚,“武陵人远,烟锁秦楼”,“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和箫史成婚,所居之凤台即秦楼。此时凤去楼空,只有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了。我思我念,思念刻骨,又有谁人思我念我,“唯有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只有楼前绿水,与我心灵相感,念我终日凝眸,在其绿波上,又抹上一笔新愁吧!别离之际之离愁,离别之后之思愁,今日赋词当又重叠一愁吧!

明人·吴从先评:“非病酒,不悲愁,都为苦别瘦;”“水无情于人,人却有情于水”(《草堂诗余隽》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