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注释】 ①殇:未成年而死称“殇”,出门在外而死也称“殇”。此处指为国家牺牲。本篇是《九歌》第十篇。描写壮烈的战争场面,歌颂爱国精神,鼓舞士气,是一篇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②吴戈:吴国以铸造兵器著称,此处指精良兵器。犀甲:以犀牛皮做成的铠甲。此处亦是喻甲的坚固。毂(gu 古):车轴突出轮外的部分。错毂:指战车相迫,轮毂交错。接:相遇。 ③交坠:指流矢相对坠落。 ④凌:侵犯。躐(lie猎):践踏。行:行列。殪(音yi亿):死。刃伤:被兵刃所伤。 ⑤霾:借作“埋”,此处指车轮深陷。絷:绊住。援:拿起。玉枹(fu府):嵌玉为饰的鼓槌。枹,与“桴”同。 ⑥坠:降落。天时坠,犹言天时昏暗欲倾坠。坠,亦作“怼”。威灵:威力之神。严:残酷。 ⑦忽:借作“伆”,荒远。此处指原野荒渺萧索。超:借作“迢”,遥远。 ⑧惩:受创伤。此处指屈服。 ⑨诚:的确。武:武功,指战斗能力。 ⑩神:精神。灵:显灵。此句指精神不泯。毅:果敢不屈。鬼雄:鬼中雄杰。

【译文】 身披坚韧的犀甲,手持锋利的吴戈,这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无数战车的车轴犬牙相错。旌旗漫卷,遮蔽了太阳,敌军就像天上的乌云,人数众多,勇猛的战士呵,争先冲杀,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

敌军冲过来了,冲过了我军的阵地,疯狂的铁蹄,践踏着我军的列行。一辆战车的左马已死,右马也被刀刃刺伤。两只车轮深陷入土地,四匹战马已绊绕在一起。拿起鼓槌呵!将战鼓擂响,天昏地暗呵!日月无光。伏尸遍野呵!全部阵亡。 壮士从军呵!一去不复还,渺茫的原野呵!路遥远。佩带长剑呵挟秦弓,首与身离呵心不可惩。果然是武力神勇,壮志刚强呵不可欺凌。身已死呵化神灵,魂魄也要为鬼雄。

(王洪译)

【集评】 汉·王逸:“谓死于国事者。《小尔雅》曰:‘无主之鬼谓之殇。’”(《楚辞章句》卷二)

清·蒋骥:“怀襄之世,任谗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其曰‘天时怼兮威灵怒’,著衂兵之非偶然也。呜呼!其旨微矣。”(《山带阁注楚辞》卷二)

清·林云铭:“怀王时,秦败屈匄,复败唐昧,又杀景缺,大约战士多死于秦。其中亦未必悉由力斗。然《檀弓》谓死而不吊者三,畏居一焉。《庄子》曰:战而死者,葬不以翣。皆以无勇为耻也。故三闾先叙其方战而勇,既死而武,死后而毅。极力描写,不但以慰死魂,亦以作士气、张国威也。”(《楚辞灯》卷二)

今·姜亮夫:“今则以愍告巫咸以诅楚,则必楚人恃巫咸威灵,以诅秦兵,当即汉人所传怀王祀神诅秦兵之言之义。且其事必极能鼓舞楚民,使其任冲锋陷阵之勇,即《九歌·国殇》之所咏也。”(《重订屈原赋校注》卷二)

【总案】 这是《九歌》中唯一不含恋情的作品。它一改屈原作品中那种怀瑾握瑜、沉郁自高的风格特征,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悲壮场面。正是在这种惨绝人寰的氛围中,孕育了诗人热烈地礼赞,透出一种崇高壮烈的阳刚之美,犹如壮士出征前的一杯酒,能顿时激起血性男儿视死如归、舍身报国的热情。所以,它不但是一首真正的挽歌,更是一道真正的誓师令。作者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借助于形象加以升华,使之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我们从中可以窥见诗人个性特征的丰富内涵。

(鲍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