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陆州歌·排遍第四》原文与赏析
曙月当窗满,征人出塞遥。画楼终日闭,丝管为谁调?
本篇所言“征人出塞”,当指抵御匈奴。匈奴,为我国北方的民族之一。善骑射,过着游牧生活,散居在大漠南北,历为边患,至唐代,仍不断犯扰。激起唐军民的激愤,奋起抵御,而付出重大牺牲。如李白诗云:“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战城南》)唐·陈陶诗云:“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当然犯边的责任在匈奴贵族。本篇写一个思妇对抵御匈奴而出征的丈夫的留恋与相思之苦。
“曙月当窗满,征人出塞遥。”曙月,晓月也。征人,出征的人。出塞,跨出国之边塞。丈夫为抵御匈奴而离家出征已经多日了。妻子在闺房中,无时无刻不在留恋、怀念着他:他在征途中的生活必当很艰苦,衣着饮食都怎样?是否与匈奴遭遇?他是否在思念家中妻子?她思绪万千,甚至夜不安寐。当一天晓月之光照满窗户的时候,她推想:出征的丈夫一定跨过边塞而离家很远了。短期回家越发无望了,不难看出她对丈夫的忧思苦想。
“画楼终日闭,丝管为谁调?”画楼,雕镂绘彩之华丽楼房。丝管,弦乐器 (如琴瑟等)与管乐器(指箫笙等)。调,调和音曲也。从妻子所住 “画楼”与能奏“丝管”看,其家庭较富裕,不属于下层平民,当属于中层家庭。住“画楼”,从杜牧诗句“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书怀寄卢州》)中即可得到印证:其家庭非属下层平民。当丈夫离家远征之后,女子由于留恋苦思丈夫,既无心思敞开闺门眺望门外景物,又无心思走出闺房去花园或郊外观赏山水与花草,更无心思演奏管弦音乐,只终日闭门沉思苦想。在她心目中,丈夫出征前,她在闺房中演奏音乐,纯是奏给心爱的丈夫听,如今丈夫出征了,“丝管为谁调”,既然没有心爱的人听奏乐,再像往日奏乐实在无意义。因此管弦乐器总是闲置案头而久不动。古人云: “女为悦己者容。”古代女子每为取悦丈夫而修饰自己的姿容,一旦丈夫远离自己,即认为失去修饰姿容的意义,而不再去饰容。这在古代诗词中屡有反映。从女子不饰容到不奏乐,同出于同一心理状态。因此,她只有寂寞地闷坐闺房而沉思不语了。
本篇首句“曙月当窗满”为环境景物描写,描写出晓夜寂静的状态。从女子见到晓月照满窗户,证明她夜里并不曾安寐,从而联想到丈夫出塞已很远了,进而加深了妻子对丈夫的忧思与苦想。第三句“画楼终日闭”,也是环境景物描写,以闺房终日紧闭进一步表现她的忧思与苦想。第四句“丝管为谁调”,则更进一步表现其忧思与苦想。本篇着重于心理状态与精神状貌的描写,描写得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