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沙
g
滔滔孟夏兮(1),草木莽莽(2)。伤怀永哀兮(3),汨徂南土(4)。兮杳杳(5),孔静幽默。(6)郁结纡轸兮(7),离慜而长鞠(8)。抚情效志兮(9),冤屈而自抑(10)。刓方以为圜兮(11),常度未替(12)。易初本迪兮(13),君子所鄙(14)。章画志墨兮(15),前图未改(16);内厚质正兮(17),大人所盛(18)。巧倕不兮(19),熟察其拨正(20)。
【译诗】时值孟夏,日暖洋洋,无边的草木,莽莽苍苍。满怀着悲愤,来到这南方。周边是万籁寂寂,眼前是千里茫茫。我的肠回九曲,忧困日久年长。我的情志无可指责,冤屈的苦楚抑而复扬。便把方的削成圆的,人间的法则亦是如常。朝三暮四,君子所不齿,我今至死,不改衷肠。遵循绳墨,道理彰明不变,此志弥坚,岂可改弦更张?秉性忠诚,圣人之所厚赞,工倕无斧,谁知曲直圆方?
【解析】此篇多以为屈原之绝命词,“怀沙”与司马迁所谓“怀石”同义。林云铭以为诗作四月,五月五日沉水,前后相接。蒋骥《楚辞馀论下》引李陈玉曰:“怀沙,寓怀长沙也。”马茂元以为此诗“感情不像《惜往日》那样激切。”又以为“碎的沙粒,怎样把它揣在怀里而投水?”对此,闻一多以为“怀沙犹囊沙,囊沙赴水以自沉。”《楚辞·九怀》有“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沉湘”句,《章句》曰:“怀沙负石,赴汨渊也。”《史记·屈原列传》索引:“《楚辞·九怀》曰‘怀沙砾以自沉’,此其义也。”
玄文处幽兮(21),瞍谓之不章(22);离娄微睇兮(23),瞽以为无明(24)。变白以为黑兮(25),倒上以为下(26)。凤皇在笯兮(27),鸡鹜翔舞(28)。同糅玉石兮(29),一概而相量(30)。夫惟党人之鄙固兮(31),羌不知余之所臧(32)。任重载盛兮(33),陷滞而不济(34);怀瑾握瑜兮(35),穷不知所示(36)。邑犬之群吠兮(37),吠所怪也(38);非俊疑杰兮(39),固庸态也(40)。
【译诗】玄文历历,盲人硬说不彰;离朱明见,瞎子却谓目盲。明明是白的,却只说是黑色,明明应在上首,却反置之下方。凤凰囚在竹笼,鸡鸭载舞载翔。玉石杂糅一处,一概斗斛称量。党人们固执卑鄙,使我才德难彰。任重而道远,不料陷身泥塘。美玉盈怀,衷情只作心藏。狗儿群吠,唯因见怪而心慌,非难英才,唯其庸劣而德伤。
【解析】就语言说,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语言大师。单以词汇说,屈原所列草木之名撰成一部辞典,实亦有之。表达忧伤感情的词语,先秦所有者几为屈原运用殆尽。屈原诗中所引用的神话传说,差不多囊括当时的全部所有。屈原所运用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也几乎可以概览此前的历史。诗是人类语言中最长于表达感情的(当然,劣等诗作除外)。人类心灵深处许多一闪即逝的念头往往是不能表达的,人类的语言似乎也不具备表达这闪电式思维的功能;要想表达,唯有诗。而屈原的诗,又是诗中语言之上乘。
文质疏内兮(41),众不知余之异采(42)。材朴委积兮(43),莫知余之所有(44)。重仁袭义兮(45),谨厚以为丰(46)。重华不可遌兮(47),孰知余之从容(48)?古固有不并兮(49),岂知其何故也(50)?汤禹久远兮(51),邈而不可慕也(52)。惩违改忿兮(53),抑心而自强(54)。离慜而不迁兮(55),愿志之有象(56)。进路北次兮(57),日昧昧其将暮(58);舒忧娱哀兮(59),限之以大故(60)。
【译诗】我的外表迂阔,内心却所怀至深,栋梁堆积成山,谁知我的忧心。心中修炼着仁义,恭谨敦厚而又深沉。今生不遇重华之世,谁人知我高雅之心?自古圣贤难以并世,谁人可解个中原因?商汤和夏禹所距荒远,茫茫无际,又到何处追寻?我压抑下无边的痛苦,鼓舞我那坚强的信心。遭受患难我也不会改变,留下些精诚与后人遵循。迷茫中我又登程北进,日色暗昧,眼见又是黄昏。姑且吐出些胸中的怨气,镇静地恭候着死神的来临。
【解析】屈原诗作的修辞手法,几乎用尽全部的修辞方法。汤炳正所撰《屈赋修辞举隅》一文,洋洋六万余字,所析甚详。比喻是修辞之常格,单以《怀沙》一篇而言,所用比喻便有:刓方为圆,章画志墨,工倕不斫,玄文处幽,离娄微睇,变白为黑,倒上为下,凤凰鸡鹜,同糅玉石,任重载盛,怀瑾握瑜,邑犬群吠……等十余处,独运之匠心可见。
乱曰:浩浩沅湘,分流汨兮(61)。修路幽蔽(62),道远忽兮(63)。怀质抱清(64),独无匹兮(65)。伯乐既没(66),骥焉程兮(67)。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68)。定心广志(69),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70),永叹喟兮(7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72)。知死不可让(73),愿勿爱兮(74)。明告君子(75),吾将以为类兮。
【译诗】尾声:沅水与湘水,浪大波深。道路漫长而又幽昧,前途难觅,又到了迷津。满怀清芬优美的愿望,今生今世,无与比伦。伯乐先生已然过世,谁能为骏马儿计算里程?天地之人,各秉天命而生死,命运的安排,唯在暝暝。坚定我的信心,拓宽我的心境,面对着死神我心内不惊。我的哀伤与悲怨无边无际,百般无奈,却只有喟叹声声。世界混浊,没有人理解我,不堪言状,唯有那小人之心。既知死亡不可避免,也就无庸爱惜这八尺之身。我要明确地向君子们宣布,我的魂灵将永远与你们为临。
【解析】无论本篇是否为屈子绝命之诗,此诗之吟就,毕竟距沉江已为时不远。伟大的诗人即将秉义而就死,其志刚坚,其情感人。林云铭以为,屈子之“计,惟有杀身成仁一著,留法则于将来。倘千百年后,觅得不谋面之知已,便是方以类聚,亦无异于一堂之相亲也。”此言甚切。屈原之就死,仪态从容。怀石自沉,以示志坚,无异于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中华民族,可引为屈原之知已者,代代有人,支撑着这个苦难的民族艰难地前进。当然,也有人以屈原圣洁之心,援引以为他用,即以维护不合理制度者,朱熹先生便是。只说其“忠君”,无视其爱民,只道白玉之瑕疵,从而掩蔽其光辉——鸣呼!屈子所谓“国无人莫吾知兮”,岂独当世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