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复愁十二首(其十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杜甫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此诗自叹穷愁、自洁其志。陶彭泽即陶渊明,曾经做过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辞官归隐田园。当然,没有了“五斗米”,他的生活便日加窘困艰迫,有时难免弄到饥肠辘辘的地步,喝酒就更为不易了。好在他还有几位朋友乡邻,常常给他送些酒来解渴。杜甫现在的处境,看来比陶渊明还糟。“每恨”,是常常“恨”,可见陶渊明的形象是经常活动在杜甫的心目中的,并且很使他动感情。“恨”的宾语不应是“陶彭泽”,“恨”的主语却是杜甫,他是为陶彭泽的艰难穷困的处境而发“恨”。什么样的处境呢?即“无钱对菊花”,这并不是说没有钱去对菊花,而是说没钱饮酒只好去面对菊花了。因此“无钱”后面省去一个成分(即“买酒”),这一句是并列的两个动作陈述。其字面主语应该是陶彭泽。和前一句,则为:我(杜甫)常常为陶彭泽的无钱买酒而空对菊花而恨恨不已。据说陶渊明有一年九月九日无钱买酒,只好到宅边摘了一大把菊花自赏。过了好久,看到一个穿白衣的人走来,正是王弘送酒,于是就痛饮而归(《续晋阳秋》)。陶渊明是很嗜酒的,但他的饮酒以及后代文人对他饮酒的描述却具有特别意义:那就是对现实环境和个人遭际的不平与反抗,是个人特殊品节的一种表现形式。至于菊花,早在屈原的笔下它就是人高洁人格的象征。所以杜甫在这里将饮酒与对菊并举,正是在称赞陶渊明高尚的气节与品格,当然也同表达了自己的类似怀抱。无钱饮酒而去对菊花,则说明经济上的窘困已使诗人失去了借酒抒怀的条件,而只能在对菊中自保其洁志,这对于一位志高性洁的诗人来说太令人不平、令人伤心了。所以诗中用一个“恨”字。杜甫在“恨”陶彭泽,其实也在“恨”自己,归根到底是在“恨”世俗社会的不公、人生命运的不济。就其深层说,无钱而对菊,正是陶渊明的可敬可叹之处,所以看去是说“恨”,实际是说“爱”,恨是爱极之言。杜甫的处境连陶氏也不如,“如今九日至”,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就要到了。“自觉酒须赊”,诗人环顾四壁,翻遍行囊,分文无有;想想周围的友朋邻居,似乎也不会有人送酒来;看看门前宅边,大概也没菊花可对,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要顺利打发掉九日,看来只好赊酒了。这一句的深层意义是:诗人的境遇虽比陶渊明更艰难,但其品性志节是一点也不肯马虎的。宁肯“赊酒”(杜甫晚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也须“尽醉”。相比之下,他付出的代价似乎更大,因而,就态度上说,也就显得更为坚定。“自觉”二字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而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主动的选择,这是晚年杜甫的风格面貌。这首诗前边的“恨”字,情意是一贯到底的,既“恨”陶氏,也“恨”自己,“无钱”可“恨”,“对菊”尤可“恨”,而无钱无菊唯有赊酒,则“恨”之甚而又甚!可见“恨”作为一种“愁”,也是层层加重的,但诗人不言“恨”自己,而说“恨”陶氏,可见其用笔命意之灵活跳脱。所以浦起龙说:“穷而自恨也。反将‘恨’字贴‘彭泽’说,活甚”(《读杜心解》卷之六上)。不过,单作“自恨”,似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