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十首·蝶恋花》原文赏析
衰 柳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这一首咏衰柳的词,见《王船山诗文集》中的《鼓棹二集》。这集中所载词多咏物之作,略同于南宋末入元词人王沂孙、周密等,不同的是船山多用小令,兼北宋词言情的隽快,南宋词寄托亡国恨的深远。
衰柳词喻明朝的灭亡,想恢复已经无此可能,西风一到,柳叶尽凋,自求生计的人已另寻温暖之地,词人梦想春光,但一去已不能复返。
这首词,层层递进,句句落到绝境。上片首三句:“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底,什么的意思。三句意思是说: 为我问西风因为什么而怨恨杨柳,百千次地旋绕衰柳吹,苦苦地要系情的柳丝断折。“情丝”一词本吴文英《风入松》:“一丝柳一寸柔情。”情丝也含有比喻眷恋明朝的士民的意思。这一咏物词是南宋人写不出来的,当时清王朝确是不容有怀念明朝的士民存在的。在东南就有如奏销案等大狱频兴。
结二句: “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回塘是圆形大的陂塘,和方塘相反。温庭筠《商山早行》“凫雁满回塘”,杜甫《远游》 “清庙(苏州吴王庙)傍回塘”,自然回塘周围种柳,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漫。”这里指衰柳所在地。既然西风把柳叶吹尽,到处飘零,那么早就离生根土地有如天涯了。这两句说尽柳的衰败,叶的飘零的绝境,这正象征明朝遗民的命运。
上片以景寓意,下片就先写寒鸦,和上片景色相衔接。“阵阵寒鸦飞影乱”一句写出寒鸦无枝可依情况。次二句:“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即都去赶夕阳的温暖,没有谁还留恋衰柳。这两句正与杜甫《登慈恩寺塔》一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意思很相近,也就是说多数人自找温暖栖身之地。杨柳本栖鸦的地方,李白诗“杨柳可栖鸦”是春正浓。现在飞乱了,正似温庭筠《开圣寺》诗:“向陵鸦乱夕阳中”,又他的《南湖》诗:“水鸟带波飞夕阳”,所以这三句词情景理意俱到。这三句暗寓多数人已经分散自谋生计了。下二句结语和寒鸦却持不同的态度,船山代表一些遗民说出了心中幻想,但那毕竟是幻想,明朝是难以凭少数无力的人们来恢复的。所以词的最后二句说:“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前句中“鹅黄”是嫩柳的颜色。宋蒋捷《洞仙歌》咏柳: “自鹅黄千缕,数到飞绵。”锦线如僧仲殊《蓦山溪》咏柳:“黄金线软。”“拖”字也见苏轼《点绛唇》:“柳含烟翠拖轻缕。”这些描写都是形容春来垂柳的新生姿态。这就是梦中所想念的。但次句却只有船山跟随桂王和当时当政者周旋过,才写得出,寒蝉和衰柳只能同归于尽,又怎能靠它们来唤回春光!
这一首词写衰柳,比兴手法比较鲜明,西风一喻,积慨极深,超越常情之外,上片景物都已达到拟人化程度。下片移情入景,全成感慨的话语,又句句是诗词中常见景物,就描写而论,已达精微境界,并突破了前人窠臼。但总的说来,主体的感情迸发虽然通过客体表现,却远远超过了客体的反映,是情景交融,但情胜于景,这也是此词的特点。
就字句讲,第一句“为问……”,实际也不必问,只是意在表示特别关注,正象欧阳修《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样。“因底怨”、“苦要”、“都不管”、“早似”都是词中之眼,表现出一派绝望。下片写寒鸦之“乱”、“总趁”、“谁肯”全系叹息人情事理的必然。结二句一希望,一绝望,恰使与故国诀绝之情突出。全词只“梦里鹅黄拖锦线”一句最美,这实际也是对鼎盛时的明朝的追怀。虽然写词不是写历史,不能追源亡国之祸所以形成,但也是为清兵南下后,南明直到永历亡这段史实的映证。就此词也可看出船山词里还含有他的哲学思想和史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