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婆罗门引》原文赏析
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相逢共绕东篱。点检尊前见在,人似晓星稀。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大家露顶,任短发、被风吹。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沉醉后,携手方归。
天兴三年(1234)正月初十日,蔡州城陷,金亡,蔓延整个北中国的旷日持久的民族大冲突暂时告一段落。在这场“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的浩劫之中,李氏一族只有李俊民和他的一个堂孙闰郎幸存。而其他的人,“甲戌(1214)兵火,值甲午(1234)二十余年间,皆物故矣”(《李氏家谱》)。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使这个历尽沧桑,鼎镬余生的老人有着比常人更深的苦痛和更多的感慨。因此,在他晚年的作品中,也就多了些凄楚悲凉的音符。
此词为重阳赏菊之作。上片起二句“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以景入题,后七字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成句。霁色浮空,天高云淡,抬眼望去,一行征雁从北方初来,秋空显得那样高远清迥。俯视秋江,一派澄碧,霜天秋色都融涵在秋水的怀抱之中。两句即把重阳时的气候环境特征概括出来。“相逢共绕东篱”,引入人事。东篱,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饮酒》诗其五)之后,已成为赏菊之地的特指。杜甫《九日登梓州城》:“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皆可证。值此美景良辰,朋友们东城相聚,缓步菊丛,正可谓赏心乐事。然而下接“点检尊前见在,人似晓星稀”,健笔突转,沉郁悲凉。数一数席间饮酒的当年老友,就象天边的晨星,已是寥寥无几。这两句在平淡的叙事中寄寓着内心极度的痛苦。“嗟嗟平生交,所怀不耐久。几年戎马间,太半正丘首”(《庄靖集》卷一《留别李巽之》),作为劫后余生者痛定思痛的回顾,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一个特定环境里出现,较之平日,更使人难以为怀。“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化情为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红叶题诗,事见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原指青年男女因题诗红叶而姻缘巧合的韵事。这里则只取红叶可以题诗这一义(唐许浑《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郑谷《郊野》“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皆其例)。红叶如血,叶叶堪题,把“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的满腹感慨和痛苦形象化,具体化。情景两兼,妙在“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
过片“大家露顶,任短发、被风吹”,反用杜甫“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九日兰田崔氏庄》)句意。露顶,脱帽露髻,为不拘小节的疏放之态(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三公前”、李颀《赠张旭》“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皆可参)。短发,因年老而头发稀少,故云。杜诗是说年纪已大,羞于被人看到短发,所以请别人把自己的帽子扶正。这里则不仅有意“露顶”,而且还在“短发被风吹”之前加一“任”字。这豪放但又一反常态的举止,透露出词人感情上的挣扎(试图努力从上片结拍的痛苦中解脱)。“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又从上句的故作旷放折入凄凉与感伤。这里“人貌”的不似年时,自然是客观存在,而“黄花”的不似年时,则是个人主观感情的外化。景物依旧,人事皆非,在唏嘘感慨之余,词人觉得似乎烂漫的黄花也被抹上了一层凄凉黯淡的色彩,让人触目成愁。这两句以“只恐”领起,低徊往复,与上句形成顿挫。“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又大力挽回,篇末振起。野水,可参见《管子》云:“民之所重,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白衣,即送酒之人。《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陶元亮九日无酒,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江州刺史)送酒也,即便就酌。”词人这里活用旧典:即使野水,亦足可消忧解愁,自得其乐,何须眼巴巴望着“白衣人”前来送酒呢!《元史》本传谓世祖忽必烈“尝在潜藩,以安车召之,延访无虚日。(俊民)遽乞还山,世祖重违其意,遣中贵人护送之”。这两句言外之意,当是表明自己“贫贱不能移”,不愿与新朝权贵交结的淡泊之志。结拍“沉醉后,携手方归”,以叙事收束全词。这两句与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九日齐山登高》)、苏轼“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南乡子·九日涵辉楼呈徐君猷》)云云用意大致相同,也是希望以醉酒来消释和掩盖内心难以扼抑的痛苦。语弥淡而情弥深,含蓄隽永,“如流泉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六引张砥中语)。
这首词是李俊民晚年作品中的白眉。它虽为即席所赋,但却力避陈俗的套语而时有新意,全词对重阳诗词典故的化用,娴熟自然,丝毫不显得呆板和牵强。词以叙事为主,间以写景和议论,抒情脉络清晰而又起伏变化,跌宕腾挪,开阖有致。宋张耒《东山词序》曾云:“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性情之至道也。”李俊民的这首《婆罗门引》,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