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雄·满江红》原文赏析
夕阳
渡头烟浪,遮不断、西崦残日。争半壁、江天张锦,翻腾殊色。天路归云红欲暝,山家晚爨青犹直。看欹斜、人影过溪来,支筇立。流水外,鸣蝉急。落叶里,归鸦集。便低徊返景,一时萧瑟。销尽断虹林火沸,催教片雨江枫出。只吴王、故垒落霞边,添凄恻。
这首是作者描写故乡吴江郊野秋景的词作。通篇写景,而景中寓情;写景生动如画,抒情凄恻感人,使清丽、疏朗的笔墨中,透现出一种古今沧桑之异的感伤氛围。
“渡头烟浪”两句起笔即点明词题。崦,此指山。西崦,即西山。唐诗人戴叔伦《北山游亭》:“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游亭。”而这里所描绘的是一阵急雨洒落江边渡口,激起了无数的浪花,迷漫着一片云烟,但是遮不住西山落日的余晖。“争半壁、江天张锦”两句,承上写远景。词人似乎感到惊奇,在江上半边天空的晚霞,怎么变幻出奇异的色彩,犹如张开的美妙的云锦。“天路归云红欲暝”两句,写景由远而近。随着物景的转换,勾勒出一幅雨过天晴,山村夕照的图画。这时天边的红霞已渐渐地暗淡,而近处山村人家正在晚炊,一缕缕青烟袅袅直上。“看欹斜、人影过溪来”两句,写景静中有动,景中有人。在宁静的画面上,可以看到一位撑杖的老人,慢慢地越过小溪,停立在那里凝望着雨后傍晚的山色。这里着一“来”字,以动衬静,更显出山林的幽静。
下片“流水外”以下四句,承上写山中自然界的物态,流水、鸣蝉、落叶和归鸦,都是人们视觉和听觉所敏感的事物。这里既表明词人观察力的细致入微,又写得静中见动,而给人更加幽静的感觉。“更低徊返景”,是从有声响的动态中转入静态的描述,在草木落叶的形态里,感受到初秋的萧瑟景象,富有缘情布景的意味。“销尽”两句对仗工丽,然而初看起来似乎令人费解。其实这里既有片刻急雨过后的眼前景色,又有江边丹枫红似火的艺术再现。明张元凯《枫桥与送者别》诗中就有“枫桥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的生动描写。
结末“只吴王、故垒落霞边,添凄恻”,既续上写景,又寓有怀古情意。词人最后推出“吴王故垒”,概括了古代吴国旧战场的历史风云,而如今只是霞光返照,面对古今沧桑的变异,徒然增添凄恻之情。虽寥寥十一字,含蓄、深婉,确有不尽之妙。
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中写过:“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深秋田野黄昏景色,在静景中显示出动态美。而这首写景词具有同样的特点,不仅写得清丽、疏朗,境界阔大优美,而且词中的自然景物,既有听不到声响的如西崦残日、江天张锦的静态美,又有鸣蝉、归鸦和执杖行人的动态美,构成了静与动巧妙结合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如果只有静态,不能寓动于静,容易出现一片死静,反而显不出静趣来。词人以动态写意中之静,从而表达内在的怀古情意,给人以吊古伤今的静感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