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谣|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独酌谣



独酌谣,独酌谣,独酌独长谣。

智者不我顾,愚夫余不要。

不愚复不知,谁当余见招?

所以成独酌,一酌一倾瓢。

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

再酌矜许、史,三酌傲松乔。

频烦四五酌,不觉凌丹霄。

倏尔厌五鼎,俄然贱《九韶》。

彭、殇无异葬,夷跖可同朝。

龙蠖非不屈,鹏鷃本逍遥。

寄语号呶侣,无乃太尘嚣。



《独酌谣》,乐府杂歌谣题,最早系南朝陈后主所制。陈后主曾作《独酌谣》四首,并序曰: “齐人淳于髡善为十酒,偶效之作《独酌谣》。”(见《乐府诗集》1227页)后来,一些文人也依题意拟作《独酌谣》。于是《独酌谣》遂成乐府歌谣之题,独酌谣,有独饮吟啸之意。

《尔雅》曰: “徒者谓之谣”; 《广雅》曰: “声比于琴瑟曰歌”; 《韩诗章句》总括说: “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也就是说,古代唱歌,倘不用乐器配奏就叫谣;而配乐的,即所谓“比于琴瑟”的就叫作歌。

这首诗就是沈炯依乐府题拟作的《独酌谣》。它通过一个独酌者满腹孤寂的感喟,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出尘超世的向往。

首句,设置悬念,总领全文。 “独酌谣, 独酌谣, 独酌独长谣。”起句连用四个“独”字,感喟再四,怅恨难平,表现了寂寞至深的痛苦。何以寂寞至此?遂设置了悬念,以吸引读者。

“独酌独长谣”句,是阅读全诗的纲。后文分写“独酌”、 “独长谣”之意。写“独酌”;从“智者不我顾”,至“所以成独酌,一酌一倾瓢”,叙“独酌”之由;写“独长谣”:从“生涯本漫漫”至“无乃太尘嚣”,是大段的内心独白,抒发心中的感慨。

作者先写孤独寂寞的苦闷:智者、愚者都不能与诗人相知相从,不是彼不肯光顾我,就是我不肯邀约于彼。 “谁当余见招”,正写出诗人瞻顾彷徨的感慨。人海茫茫,竟无可相与谈欢对酌之人者, “所以成独酌”句点题,说明独酌之由。酒,浇愁之物, “一酌一倾瓢”,见其愁憾之深。这种狂纵失态之举,也反映了诗人对寂寞孤独的人世的愤懑和不平之慨。诗人并未正面抒写心境的痛苦,而是借倾瓢之饮,从侧面含蓄曲折地表现出来。

三杯入肚,话就会多起来,更何况倾瓢之豪呢?顺理成章,诗文从“独酌”部分,自然转入“独长谣”的部分。诗人尽管想说的话很多,由于无人与之对谈,于是“独长谣”部分,遂成为大段内心独白。

诗中典故的运用,使很少的文字,胜任了内容庞杂的表述任务。作到了言简意赅,文约意繁。

这首诗的“长谣”部分,有着浓厚的老庄思想色彩, 诗人的思想,可按两条线索去分析:

其一是,对现实社会中清浊、贤愚不分的暴露、批判。这主要表现在“夷、跖可同朝”句中。夷,指伯夷。伯夷与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遗命立次子叔齐为王,叔齐坚持让位给伯夷。伯夷拒辞,叔齐也不肯受命。二人逃位,先后逃至周国。周武王伐纣,两人曾拦车谏阻。商灭于周后,二人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在那里。封建社会里,把伯夷当作有高尚节守的人的典型。跖,又被称盗跖,春秋末期人,奴隶起义领袖。盗,有“贼”的意思。在封建社会里,跖被正统思想视为大逆不道的恶人。夷跖同朝,喻朝廷贤恶不分,政治混浊。这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另外,还有对富贵荣华的蔑视。这表现在“倏尔厌五鼎”中。“五鼎”,古祭礼时,大夫用五鼎盛羊、豕、肤、鱼、腊。后世遂借五鼎形容官僚生活的奢华。 “厌”,表现了对钟鸣鼎食之家的奢靡生活的憎恶情感。

这些认识,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二是,主张“无为”。

主张“无为”,也放弃了生活中的一切进取,也就不以追慕古贤者为意,这就是“再酌矜许、史”所表现的思想。许,许由,传说中的上古高士,尧闻许由贤能,欲禅让天下,许由不受,遁而耕于颖水、箕山之侧;所谓“史”,指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正直敢谏著名。矜,是傲视之意,表现了老庄的绝圣弃智的思想。 “俄然贱《九韶》”,特别表现了“弃智”,即否定文化、知识。《九韶》,传说中的尧舜乐名,韶乐共九章,故有《九韶》之称,据说,孔子曾闻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而作者却“贱视”云云,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厌弃。

庄子还否定一切事物质的差别,认为寿夭、大小、善恶、是非、荣辱都是一样的,要求人们进入无是非、荣辱的境界中,这种思想本诗也有所体现。如“彭、殇无异葬”句,即是说长寿与短命的人,都要一样死去被葬入土中。否认寿天的差别。彭,指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多岁;殇,未成年而死。再如“鹏鷃本逍遥”、 “龙蠖非不屈”句,则否认着大小的差别。巨龙与小小的尺蠖,都是一样凭借屈伸而前进,大鹏展翅南冥,要借助海动的大风,斥鷃翱翔蓬蒿之间也要借助小的气流。大、小,都“有所待”于风。因此,大或小,没有差别。

老庄思想一方面表现为敝屣尊荣,淡薄利禄;一方面表现为逃避现实,超凡出尘。诗中“寄语号呶侣,无乃太尘嚣”,即表现了对功名利禄之徒的轻视与贬斥。 “号呶”,典出《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载呶载号”句,意为大叫或喧哗,勾画了一幅颐指气使的利禄之徒的丑恶嘴脸。诗中“三酌傲松乔”, “不觉凌丹霄”,即表现了超离凡世的向往。

诗歌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哲理深玄的思想,却仅用了很短的篇幅,典故的运用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典故大多有丰富的内涵,语词简约,以少总多,表现了复杂丰富的内容。

本诗风格亦近庄子汪洋恣肆之风,想象奇特奔放,如“松乔、”“鹏鷃”、“龙蠖”、“五鼎”、 “九韶”……思如天马,倏然行空。善用譬喻,如“鹏鷃”、 “龙蠖”等,形象生动,给人很多审美的情趣。

此外,唐代的“李杜”之称,既可指称李白杜甫,又可指称李商隐、杜牧。和上述情况相类,本诗中“许史”一典,除可指称许由、史鱼二人外,还可指汉宣帝时两家外戚。许,指汉宣帝许皇后家;史,指汉宣帝母家。许史二家在宣帝时,贵冠当世。故, “再酌矜许史”也可解作敝屣尊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