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并记|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桃花源诗并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最高者,当首推《桃花源诗并记》。这是一首政治理想诗。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如椽的巨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风光无比绮丽清幽的、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幸福气息的人间乐园。千百年来,它广为传诵,脍炙人口,不知启迪了多少人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又不知震撼了多少读者的心灵!

关于它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在刘裕篡晋称宋之际,亦即作者历尽坎坷的晚年。其中, 《记》是以渔人入源为线索,从渔人的见闻角度写桃源; 《诗》则是由诗人直接抒写,从历史的角度写桃源。二者互相补充照应,完整地描绘出这所人间乐园的风貌。

《桃花源记》原是诗的序言,由于它叙事完整,艺术性高,早已成为独立成篇的优秀散文。全文共分三个段落:从开头到“欲穷其林”为第一段,描写渔人缘溪舟行沿途所见奇丽的景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二句极简明地交待了时间、地点、 人物身份,渔人船行之间, “忘路之远近”;迷离恍惚之际,忽逢桃花林。以下只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四句写桃花林之美:溪水两岸几百步远没有别的杂树,全是盛开的桃花,宛如朝霞一片;地上长满了嫩绿鲜美的春草,绯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下来。这迷人的景致、醉人的芳香吸引着渔人,也吸引了读者,情不自禁地要和渔人一起到那桃林尽头看个究竟。

从“林尽水源”到“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第二段,也是全文的中心段落,具体逼真地描绘桃源胜境。所谓“林尽水源”,意思是说桃林的尽头,也正是溪水的源头。这句话交待了“桃花源”名称的来由,在全文的结构上是一个转折。渔人从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山口舍船而入,眼前豁然开朗,奇迹般的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那平坦广阔的土地上,排列着整齐的房舍,有精耕细作的良田,碧波荡漾的池塘。房前屋后,池边路旁,栽满了绿桑翠竹,道路纵横交错,村落之间不时传来鸡鸣狗吠之声。至此,是写桃花源之自然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耕种劳作,往来忙碌着,衣服装束都和外边的人一样;男女老少,都怡然自乐,呈现出一派宁静和平、幸福欢乐的景象。至此是写桃花源的社会面貌。桃源人突然见到渔人这位不速之客,始而大惊,询问从何而来;继而热情相邀,杀鸡设酒款待。大家听到消息都跑来问询。至此是全文的高潮。桃源人自己介绍说,他们的先世是为了躲避秦时战乱,率领全家和同乡来到这与世隔绝之地,就再也没有出去。他们当然非常关心外界的情况,问及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都不知道,当然更谈不上魏晋了。渔人把世间的情况一一讲给他们听,人人都叹息惊讶不已。大家争着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拿出酒食热情招待。就这样,渔人住了好几日。临别之时,他们一再叮嘱:千万不要跟外人讲这里的情况——惊奇、叹息之余,他们还是不愿与外界交往。

“既出”至结尾为第三段。交待渔人出山以后的情形。虽有桃源人的嘱咐,他仍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赶忙向太守报告,太守立即派人前往。然而,寻找渔人所作标记已不复存在,再也无路可入。写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作者又让南阳好游山泽的刘子骥规划前往。与开头写明是晋朝太元年间的事相照应,增添了事件的真实性。但明明是渔人亲眼所见,并处处作记,却再也不得其门而入。笔在虚实之间,若有若无,似隐似现。读完全篇,读者如亲历其境;掩卷而思,却又虚无缥缈。这正是作者艺术构思匠心之所在。

《桃花源诗》亦意分三层:开篇从秦政暴虐无道、天下大乱写起,以夏黄公、绮里季避秦隐居商山作为背景衬托, “伊人亦云逝”是说桃源中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离开了这个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来桃源的路径荒芜了,他们的踪迹也就湮没了。这是讲桃源的历史。从“相命肆农耕”至“于何劳智慧”是诗歌的主体部分。写桃源胜境的生活、劳动,人们的相互关系和精神面貌:他们相互督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桑竹生长繁茂,五谷及时耕植。春天收获了茧丝,秋天五谷丰登,都不需要交纳赋税。道路虽然被荒草掩蔽,有碍交往,但鸡犬之声相闻。礼法、衣裳都还保留着先秦古风,儿童天真活泼地自由歌唱,老人安闲自得地往来游乐。这里虽无岁时历志,但从草木的枯荣可以感知季节的变换,四季的周而复始自然成为一年。这种淳朴自由的生活多么快乐,哪里还用得着什么机谋智巧呢! 自“奇踪隐五百”以下为结尾部分。说桃源中人隐居避世已经五百年了,由于渔人的到来一下子显露了这神仙似的境界。它的风俗如此淳厚,而世俗如此浇薄,二者之间既然根本不同,所以桃源胜境很快地又重新深深隐蔽起来了。即《桃花源记》中所说: “遂迷, 不复得路。”最后四句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那些世俗的人们,你们怎么能测知、又怎么能理解这尘世以外的事情呢?而我的心却是和他们相通的;我愿驾着轻风高高飞翔,去寻觅那桃花盛开的人间乐园,寻找那些和我志趣相投的人。

关于《桃花源诗并记》的思想意义,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或直认作仙界,或指斥为荒唐,或过于质实;从寓意的角度有的认为是愤宋之作,从思想的内涵有的又说只不过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复古倒退罢了。陶渊明写这首诗可能是受到了当时流传的一些奇闻佚事的影响,比如刘子骥入衡山采药失道,出来后不可复入;戴延之随刘裕入关,也记载了北方人民为了躲避异族压迫,寻找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居住的情形。但这些只能是触发,从根本上来说,《桃花源诗并记》是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的。东晋末年战乱频仍,苛捐杂税,门阀世族大肆进行土地兼并,广大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有的背井离乡逃往深山。这应是《桃花源诗并记》产生的时代背景。陶渊明自29岁出仕,中间经过13年的仕宦往复,41岁开始躬耕田亩。他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早年的政治理想破灭。在20多年的农村生活中,他亲身参加了劳动,广泛地接触了农民,较为深入地了解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他在对人生、社会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中,逐渐地形成了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从出仕企图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到归隐田园写作田园诗,再到创作《桃花源诗》,可以寻求到陶渊明思想发展的轨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并不是个别隐士的狭小天地,而是广大农民的乐土。这是陶渊明思想成熟的标志,是他田园躬耕生活的升华

这个社会作为观念形态在作品中出现,它反映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其核心是真和淳。陶渊明吸收了道家的真淳,用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揉和儒、道两家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美学观。在桃花源这个“抱朴含真”的社会里,没有战乱和血腥,洋溢着和平的气氛;没有压迫和欺榨,到处充满了真诚;人人劳动,没有逸惰;人人丰衣足食,没有饥饿贫困,人人怡然自乐,没有烦恼忧愁。这里没有王权,不交王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只有父子无君臣”。但并不是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演绎,也不是远古没有开化的景象,实质上是东晋农村社会去掉剥削、压迫等罪恶之后的现实景象。这无疑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它毕竟代表了千千万万饥寒交迫的农民的愿望。从陶渊明的思想来分析,也确有人们所指出的逃避现实的局限,但这也是在那个时代里一位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在艺术风格上也体现出陶渊明“重自然、重真意”的美学思想。起笔舒缓自如,娓娓而谈,如对亲友讲述趣事。钟嵘称赞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高古,辞兴婉惬。”(《诗品》卷中)准确地指出了陶渊明语言艺术的特点。《桃花源诗并记》只以数百字的篇幅,就把整个理想社会,从房舍田地到人物鸡犬,从自然风光到精神面貌,井然有序而又层层深入地描绘出来,洁净洗练,殆无懈笔。读完全文,我们不能不惊服陶渊明高度的概括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前人评论说句法老洁可与太史公媲美,实不为过。与诗人那淡泊恬静的人格、风格相一致,《桃花源诗并记》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呈现出一种浑朴、明净、素淡之美,绝无浓墨重彩,形象却鲜明逼真,读之使人如身历其境,心灵为之震撼。因为其中渗透着诗人那高洁淡远的生活情趣,融注着他对光明纯洁社会的向往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