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

(桓公二年)



夏, 四月, 取郜大鼎于宋, 纳于大庙, 非礼也【1】

臧哀伯谏曰【2】:“君人者, 将昭德塞违, 以临照百官, 犹惧或失之, 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是以清庙茅屋, 大路越席, 大羹不致,粢食不凿, 昭其俭也 【3】。衮、冕、黻、珽、带、裳、幅、舄, 衡、紞、纮、綖, 昭其度也 【4】。藻率、鞞、鞛、鞶、厉、游、缨, 昭其数也【5】。火、龙、黼、黻, 昭其文也【6】。五色比象, 昭其物也【7】。钖、鸾、和、铃, 昭其声也【8】。三辰旂旗, 昭其明也【9】。夫德, 俭而有度,登降有数【10】, 文物以纪之, 声明以发之, 以临照百官, 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 而置其赂器于大庙, 以明示百官, 百官象之, 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 由官邪也。官之失德, 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11】,义士犹或非之【12】,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

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13】!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1】郜(gao):国名,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大(同“太”)庙:天子或诸侯的祖庙。

【2】臧哀伯:鲁大夫。臧僖伯之子。

【3】清庙:肃然清静的庙,周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大路:也作“大辂”,天子乘以祭天的车子,朴素无饰。越(huo)席:结草为席。大(tai)羹:肉汁。不致:不另加调味品。粢(zi):黍稷曰粢。凿:精米。

【4】衮(gun): 古时天子和最高官吏祭宗庙时穿的礼服。冕(mian):是一种最尊贵的黑色礼帽。古代祭祀时,大夫以上官员都戴它。黻(fu):熟皮做的蔽膝。珽:帝王所持的用玉做的朝板。带:革带。裳:下衣。幅(bi):斜裹在小腿上的布。舄(xi):有复底的鞋。衡:使冠冕固着于发上的簪子。紞(dan):古时帽子两边悬挂瑱(lian,又音zhen,塞耳的玉石)的带子。纮(hong):纽带。古人戴帽时,用一支笄(ji,簪子)把帽别在发髻上,再用纮由颔下挽上系在笄的两端。綎(yan):冕上的长方形的版,外包黑布。衡、紞、纮、綎四物都是冠饰。

【5】藻率(lu):放玉的衬垫,熟皮制成。鞞(bing)、鞛(beng):都是刀鞘上的装饰物。鞶(pan):皮做的束衣带。厉:垂着的大带子。游(liu):旌旗上垂着的小玉。缨:马头上的皮带。

【6】黼、黻(fu fu):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

【7】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此象:模仿天地四方的形象。

【8】钖(yang)、鸾、和、铃:都是车马上装饰的铃铛之类。马额上的叫钖,马嚼子上的叫鸾,车前横木上的叫和,轿子上的叫铃。

【9】三辰:日、月、星。古代旗帜上画有龙井系有铃的叫“旂”;绣有虎熊的叫“旗”。

【10】登降:增减。指礼的变通。

【11】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夏、商、周三代以为传授政权的国宝。

【12】义士:指伯夷、叔齐这一类不肯臣服周朝的人。

【13】臧孙达:即臧哀伯。



【赏析】

鲁隐公五年,鲁国大夫臧僖伯向隐公进谏,对隐公置国家利益而不顾、贪图游玩逸乐而到海边观渔的行动大胆进谏,八年以后的鲁桓公二年,臧僖伯之子臧哀伯又因为桓公纳郜鼎之事进谏。子承父业,克绍箕裘,父子皆为忠直敢谏之臣,从而在历史上共传美名。

鲁桓公纳郜鼎之事,起因于宋国的内乱,宋国的华父督将宋殇公杀死,立庄公为国君,由于害怕诸侯的讨伐,就把郜国的大鼎馈送给桓公,对齐、陈、郑等国也都馈送了财礼,鲁桓公接受了他的贿赂,默认此事,并同意华父督为宋相,并把郜鼎放进了鲁国的太庙之中。

和父亲一样,臧哀伯摆事实,讲道理,力陈桓公此举之害,敦促桓公醒悟,防微杜渐,避免国家的败亡。如果说与父亲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哀伯的谏词更为激烈,显示出了年轻人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在《左传》中,这篇谏词也可算是文字较为雄拔的一篇。全文一气呵成,大有锐不可当之势,表现了臧哀伯真理在握、无所畏惧的胆识。

臧哀伯的这篇谏词以“昭德塞违”统领全篇,以下渐次深入,条理明晰地一一加以论述。他从君王的衣、食、住、行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昭德”的日常表现,启发桓公认识到,厉行俭约,是为人君者应当尊奉的美德,而无论是“衮、冕、黻、珽……”还是“钖、鸾、和、铃……”都不是为了讲究排场,而是为了区别尊卑的等级,表示皇权的尊贵,从而“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达到“塞违”的目的。随后,哀伯话锋一转,直接指出桓公的错误在于“灭德立违”,在强烈对比的气氛中,乘胜追击,使桓公将郜鼎这一贿器置于太庙的行为即将造成的危害昭然若揭。国君公开纳贿,必将导致百官仿效,而官之邪则将导致国之败,后果不堪设想,令人听来怵目惊心。最后,又使出最能说服人的一招——以古证今,讲述周武王迁鼎于洛邑而遭非议的古训,更进一步地阐述,用一利落的反诘问句结束全篇,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显得豪气逼人。

虽然《左传》的进谏之文不无宣扬教化之处,但这篇文章却闪烁着进步思想的光辉。它主张君王应当以天下为己任,同时注意一举一动对于国家兴衰的影响,主张国君应当奉行节约的原则,以身作则带动下面的百官,弘扬美德,至于像接受贿赂这种事,则是应该绝对杜绝的。这是一个千古不绝的主题, 自此之后,无数册正史、外传,无数篇鸿篇巨制,都在阐释着这个主题,贪官污吏遭人唾骂,为官清廉则名垂青史,扬名后世。然而, 更耐人寻味的却是自古而存的事实, 鲁桓公没有接受臧哀伯的谏说, 郜鼎仍悬在鲁国的太庙里彰显着国君的劣迹, 在诸侯国争斗中, 鲁国最终还是败亡了。鲁桓公遭到历史的不齿; 臧哀伯费尽心机杜撰的谏词并没有能够对鲁国起到什么直接的作用, 但是, 这篇谏词借《左传》得以流传下来, 成为了警戒后人的文字。

不管怎么说, 这篇谏词作为文学史上的一篇作品, 毫无疑义是精彩的。它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 笔锋犀利, 文气相续, 并自然而然地向高潮发展。最精彩的部分, 要算是臧哀伯大肆铺排, 一口气举出“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 这“昭令德以示子孙”的六个排比句了, 这六个排比句气势恢宏, 同时, 在排列细物时, 尾字基本押韵, 如珽、缨、铃等, 字韵相谐动听, 声音铿锵浏亮, 使语句显得极为流畅, 声调昂扬, 达到了较好的口语效果, 增强了感染力。而对比方法的运用也达到了极致,在阐述了昭德塞违的道理之后, 立即揭出桓公的灭德立违, 这种强烈的曝光, 使对比极端鲜明, 造成成功的论述效果。

面对这样撼人心魄的谏说, 桓公竟然无动于衷, 足可见桓公的昏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