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左传·郑子家告赵宣子》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郑子家告赵宣子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

也。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11)。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12)。今大国曰: ‘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 ‘畏首畏尾,身其馀几?’ 又曰:‘鹿死不择音(13)。’ 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 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14),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15),唯执事命之。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16)

【注释】 ①晋侯:指晋灵公。扈: 郑地名。②郑伯: 指郑穆公。③子家:郑公子归生,字子家。执讯: 掌通讯联络的官。赵宣子: 即赵盾,晋国执政大臣。④蔡侯: 指蔡庄公。君: 指晋襄公。⑤侯宣多: 郑大夫。寡君: 人臣对别国称呼自己国君的谦辞。⑥克减:稍有控制。⑦嫡: 正夫人所生的儿子,一般都立为太子。夷: 指郑穆公的太子夷。⑧葳(chan): 完成。⑨陈侯: 陈共公。⑩往年: 去年。(11)孤: 子家称其君为孤。绛: 晋国都。(12)蔑: 无。(13)音: 通“荫”,引申为庇护。(14)罔极: 没有止境。(15)赋: 古代按田赋出兵,所以称兵为赋。鯈(chou): 地名,位于晋郑交界处。(16)巩朔: 晋大夫。赵穿: 晋国卿。公婿池:晋灵公的女婿。

【译文】 晋灵公在扈地会合诸侯,这是为了平定宋国内乱。当时晋灵公不肯同郑穆公见面,以为他和楚国有勾结。

郑国的子家派遣执讯去晋国并且交给他一封信,以告诉赵宣子。说: “寡君即位三年,召请蔡侯一起来事奉贵国国君。九月,蔡侯进入敝邑前往贵国。敝邑由于侯宣多造成的祸乱,寡君因此不能同蔡侯一起前往。十一月,消灭了侯宣多,就随同蔡侯来向贵国国君朝觐。十二年六月,归生辅佐寡君的嫡子夷,到楚国请求陈侯一起朝见贵国国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前往朝见,以完成关于陈国的事情。十五年五月,陈侯从敝邑前往朝见贵国国君。去年正月,烛之武辅佐夷前往朝见贵国国君。八月,寡君又前往朝见。以陈、蔡两国紧挨着楚国而不敢对晋国有二心,那就是由于敝邑的缘故。虽然敝邑这样事奉贵国国君,为什么还不能免于祸患呢? 寡君在位,一次朝见贵国先君襄公,两次朝见贵国国君。夷和寡君的几个臣下相继来到绛城。虽然我们是小国,这样的事大国之礼也已经无以复加了。现在大国说: ‘你没有让我称心如意。’ 敝邑只有等待灭亡,没有什么可以再增加的了。古人有话说: ‘怕头怕尾,那身子还剩下多少呢?’ 又说: ‘鹿在临死前顾不上选择庇护的地方。’ 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就会像人一样恭顺; 如果不是以德相待,那就会像鹿一样。只能狂奔闯险,紧急关头哪里还能选择? 贵国的命令没有止境,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集中全国所有兵力在鯈地等待,一切就听您的命令。文公二年,我们到齐国朝见。四年,替齐国攻打蔡国,也和楚国取得了媾和。处于齐楚两个大国之间,而屈从于强国的命令,难道是我们的罪过吗? 大国如果不体谅,我们就没法逃避被讨伐的命运了。”

晋国大夫巩朔跟郑国达成了和议,赵穿、公婿池到那里作为人质。

【鉴赏】 郑国是夹在晋、楚两个对立大国之间的小国,对晋国要侍奉,对楚国也要周旋,外交关系非常难处。郑穆公时期,经常受到晋国的威逼,晋灵公还在外交场合对郑国施加压力,责怪其对晋有二心,不肯会见郑穆公。于是郑国执政大夫子家致函晋卿赵盾,一面陈述郑国国君先前如何屡次朝见晋君,逐年逐月罗列事实,暗示郑对于晋的恭顺已经无以复加,对晋国的指责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一面又严词申明,如果晋国恃强凌弱,欺人太甚,郑国可能铤而走险,联楚抗晋。在这篇外交辞令中,郑子家利用晋楚两个大国的矛盾,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理有据,得体的言语中隐含凌厉的词锋,最后使对方折服让步,派代表到郑国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