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沈括
镇阳池苑之盛1,冠于诸镇,乃王镕时海子园也2。镕尝馆李正威于此3,亭馆尚是旧物,皆甚壮丽。镇人喜大言4,矜大其池,谓之“潭园”5。盖不知昔尝谓之“海子”矣。中山人常好与镇人相雌雄6,中山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以压镇之潭园。
予熙宁中奉使镇定7,时薛师政为定帅,乃与之同议,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冢,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8,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矣9。
1即今河北省正定县。2王镕:后唐时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使。3馆:作动词,留住。李正威:时为卢龙节度使。4镇人:镇阳人。5潭:深水。6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雌雄:比高低。7熙宁中:指熙宁七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奉使:奉命任察访使。镇定:指镇阳与定州。8新河:可能指流经定州城北的唐河新开水渠。9江乡:江南水乡。
【析点】 把历代统治者穷奢极欲、侵占大量耕地而辟成的池苑改为稻田,反映出沈括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和过人胆略。这一工程不仅可以起到加强防务、阻止契丹骑兵长驱直入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国计民生。这种防御和生产并举的措施是耕战结合思想的体现,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文章先极言镇阳池苑之盛、亭馆之壮丽及人们的竞胜夺奇,这是明褒实贬,欲抑先扬。文末“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的描写,是工程竣工之后作者喜悦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统治者大兴池苑的间接否定。而白描手法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北国的江南水乡宛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