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章子厚》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2

某启:仆居东坡3,作陂种稻4。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5,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6,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7,法当以青蒿粥啖之8。”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9,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10。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1 本文及以下五篇均选自《苏东坡集》 。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2 苏轼(1037-1101):字号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大文学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3东坡:在湖北省黄冈县东。4 陂(bei):梯田。5 身耕妻蚕:亲自耕种,妻子养蚕。6几(ji): 几乎。7豆斑疮:一种形如豆斑的疮疖。8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茎、叶可以入药。啖(dan):给……吃。9谪(zhe)居:贬官后居于贬所。10 黑牡丹:牛的戏称。

【析点】 被贬黄州后的第二年,即1081年,苏轼的生活渐趋窘迫。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营防废地五十亩以垦殖,苏轼命名它为“东坡”。次年他由临皋亭迁居“东坡雪堂”,并且取名号为“东坡居士”从此,和陶渊明一样开始了“自稼躬耕”的艰苦生活。苏轼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在淳朴、宁静的田园劳作和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官僚生涯所形成的鲜明对照中,获得了自由、恬静的心境,疗治着心灵的创伤。“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东坡”成为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无所拘束的自由天地。同时,自劳自作唤起了苏轼无限的自豪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加深了他对农民疾苦的认识。

信中苏轼以轻松洒脱的文字,饶有兴致地向友人讲述村舍琐事趣事,借以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后的闲逸与欣喜。尤其信末作者把牛戏称为“黑牡丹”,并移花接木,巧换概念,风趣而幽默。不过,正如陶渊明超然的背后“猛志固常在”一样,苏轼的“东坡”也不是桃花源,在他闲适的田园之趣里,隐含了一颗更加矛盾与苦痛的心灵。由此,这段文字于轻松洒脱之外,别寓着一股耐人寻味动人心魄的感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