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过吕梁山》诗词赏析

过吕梁山

1944年2月

峥嵘突兀吕梁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花信迟迟春有脚,夕阳满眼是桃红。


林壑深幽胜太行,收罗眼底不辞忙。

雪海冰山行不得,飞岩绝壁路偏长。

注释:

吕梁山——位于山西省西部,南北绵延400公里,主峰关帝山海拔2831米,不少山峰超过2700米。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又用来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平常。

突兀——突然变化的。

雄——雄壮、雄伟。

花信——花期。

林壑——长满树木的山沟。

收罗——表示聚集人和事物。亦作收场的意思。

不辞——不推辞。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44年2月中旬,诗人在奔赴延安的途中,翻过吕梁山后所作。

吕梁山脉高耸于汾河与黄河之间,是两大河流的分水岭。当年,贺龙等同志率领八路军一二零师在吕梁山区建立了晋西北根据地,成为晋绥解放区的腹地。

全诗共分两组,每组七言四句,既可独立成章,也能浑然一体。

第一首起句写吕梁山的高峻、奇险,一个“雄”字,突出了吕梁山的雄壮和雄伟。此时尽管是早春二月,冬天已悄悄逝去,春天已默默到来,但因山势的高峻,气温仍然很低,扑入眼帘的,仍然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残冬的景色显示着冰雪似乎还不肯让位给春天。下联紧贴上联,首句是对上联次句的承接。正是因为冰雪尚未消融,气温较低,所以诗人期待的姹紫嫣红的春景并没有真正地到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用花信子象征春天的美好,用“迟迟春有脚”寓指春天的脚步迟迟没有到来;诗人望春、盼春、喜春,但眼前的景色却让诗人失望,但诗人又天性浪漫,面对残冬留下的景色,却提笔一转,写下“夕阳满眼是桃红”一句,用“夕阳”寓指心中的桃花绽放的那抹红色。这一句看似写景,其实不然,诗人尽管浪漫,但不是无原则的浪漫。诗人胸襟开阔,愈是条件艰苦,愈是有乐观精神,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为解放全中国而努力地奋斗着;这种浪漫,是革命豪情的浪漫。此时此刻,尽管是早春时节,桃花尚未绽放,但诗人眼里的桃红,恰如夕阳般尽染山头。“桃红”一词,既写实,也写虚,诗人将其喻为革命之花、自由之花、幸福之花,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就要到来。

第二首诗,上联写景:“林壑深幽胜太行,收罗眼底不辞忙。”林壑幽深,树木苍翠,包罗万象,峰挺谷深,突兀成画。诗人集中笔墨描绘了吕梁山的景色,用一个“胜”字作比,认为吕梁山的景色似乎要远远胜过太行山的景色;诗人之前写过长诗《过太行山书怀》,因篇幅较长,故侧重用赋比铺排的手法来渲染太行山景色,太行山又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两座山各有特色,几乎没有可比性,诗人之所以用“胜”字写吕梁山,其实是出自对吕梁山高峻的推崇。太行山绵延700多公里,而吕梁山绵延才400公里,但吕梁山的主峰高达2831米,海拔要比太行山高,另外,吕梁山“林壑幽深”,树木苍翠,这是太行山无法比拟的,所以诗人用“胜”字是为了突出吕梁山环境的幽深。诗人在第一首诗中的起句“峥嵘突兀吕梁雄”中的那个“雄”字,就有雄伟、雄壮之意,所以,在第二首诗中就有了“胜太行”的感叹。“收罗眼底不辞忙”一句,是对首句的递进,因为有了“胜太行”的美景,所以就有了“不辞忙”的欣赏之情。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那些奇峰异谷,统统汇入眼前,让诗人目不暇接,难以推辞。下联是对上联的进一步递进和深化。上联写的是宏观的景,下联写的是微观的景。“雪海冰山”和“飞岩绝壁”都非常具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色。两联之间,一个宏观,一个微观,一前一后,一大一小,显得很有层次,把吕梁山的景色很清晰地勾勒出来。诗人既写景,也抒情,情景交融,十分得体。“行不得”与“路偏长”相呼应,“行不得”是走不得、不能走的意思,它是“雪海冰封”造成的;“路偏长”是“飞岩绝壁”造成的,突出了行走的艰难,诗人感叹脚下的路是那么悠长。其实,诗人是在用“行不得”与“路偏长”互相映衬,隐含着诗人“行不得却偏要行,路偏长却偏要走”的心态。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雪海冰山”与“飞岩绝壁”相对,不仅景色相对,而且词性、词义也对仗整齐;“行不得”与“路偏长”相对,突出了路难行的现状,非常形象和逼真。

七言诗有七绝和七律之分,古绝和古律都有基本要求,但律诗似乎要求更为明确,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句式必须为四联,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而古绝句式为两联,对仗没有严格要求。这两首七言古绝似乎介于古绝与古律之间,如果不是韵律不同,完全可以合二为一;诗人在用词、押韵、对仗上都十分讲究,是一组不可多得的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