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题僧房》原文|赏析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小诗的首二句是环境描写。棕榈花开满了僧院,很有点“禅房花木深”的意味,它传达的是“无情有性”的禅理。佛性就是真如,而作为世界本原的真如,是遍一切处的,既遍于有情,也遍于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苔藓生于阴凉潮湿处,台阶上布满苔藓,则人迹罕至,僧人也很少出去。“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崔涂《赠休粮僧》)。并且,这苔藓还不仅爬上台阶,甚至一直向闲寂的僧房延伸开去! 这就把僧房静寂的气氛渲染出来了。

后二句写诗人进入僧房后的感受。“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韦应物《同元锡题琅玡寺》)。僧房是如此的寂静,则居处其中的僧人的心理状态也可想而知,那肯定是心如止水的了。而能在棕榈花上看到般若、在苔藓上看到静寂的人,自然也深会禅理,所以当他与院僧对视时,彼此沉浸在深深的禅悦中,此时,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所以说“名言绝”。“名言”,指概念 (法门即佛门之名称、数目) 与语言。“空中闻异香”,是赞誉两人入禅境界之高。惟其入禅境界高,所以产生天雨花的效果。作者在此没有明确写花,而用 “闻香”代之,更显示出禅房之静谧和禅境之神秘。佛经中说,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有一次在岩屋中坐禅,当达禅定境界时,帝释天 (印度的神名) 由天而降,抛撒下如雨般飘落的花。当须菩提问理由时,帝释天回答:“因为你善解说般若,所以我对你特别尊敬。”须菩提反答: “不! 我仅仅坐禅而已,并没有解释一个字。”帝释天又说: “是啊,你无说,我无闻,是真般若也!”后二句正暗用此典,却一似水中著盐,饮水方知其味。为什么无说无闻才是真般若?禅者认为,真理是无穷的,而言语却有限。想用言语去解释真理,往往越离越远。充分的体验实际上是存在到用语言文字表达时为止。若解释一个字,即非空; 若听到一句话,也非空。无说无闻而能了解,甚至连了解都不要了,只听任其聆赏真正的空。彼此名言弃绝,诗人与寺僧皆有一份充分的体验,一种对般若的亲切的把握,这种把握恰如哑子吃蜜,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诗也因此具有袅袅不绝的情韵。施补华《岘佣说诗》谓它“句中有禅理,句外有神韵”,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