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棹望云际,寥寥出峡情。
心如无一事,愁不在三声。
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
何人同此听,彻晓得诗成。
一般人乘船出长江三峡,往往情绪万千:或惊奇于山之高峻,或有感于水之险急,听到两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的猿声,更会潸然堕泪。那流传千古的三峡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就记载了旅人过三峡时难免悲从中来的事实。
然而,纷繁的世情,正是禅人所要克服的。他们认为,只有摒除了这些情感,人才能识取清净“自性”,而获得了“自性”并经常保养,人就不仅能心无所染,而且能面对坎坷世途化险为夷。这就是所谓“不染万境而常自在”(《坛经》),常如“无事人”(《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这首诗表达的便是诗人在巴陵闻猿时的平静心情。“倚棹”,斜靠在船浆或船舵的把手上;“寥寥”,空虚的情状,左思《咏史诗》之四:“寥寥空宇内,所讲在玄虚。”“心如无一事”,即心中无忧无虑;“愁不在三声”,即三声猿啼也唤不起愁绪。这开头四句通过对诗人姿态、心境的描写,刻画了诗人意度闲适、心境空阔、毫无牵挂的形象。禅宗同时又认为,人的心灵愈是清净空虚,外间事物尤其是自然山水就愈能把它们那美丽的真原面貌呈现在人的眼前,如果这个禅人是诗人,他还可能写出美丽的诗篇。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就说过:“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禅诗》)“如何万象自心出,而心淡然无所营。”(《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因此,诗的七、八句就顺着禅家的“心灵逻辑”,描述了心境虚静时所见的巴峡景色:远远地只看见重峦叠嶂笼罩在雾蒙蒙的云海里,仿佛被露珠沾湿;而高挂在青空的一片月光,又分外明亮……结尾两句既描述了诗人彻夜吟诗的情状,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自豪,言外之意是:有什么人能与我同听哀猿而心灵平静地写出这样的清词丽句呢?
不懂得禅学,我们也许会把这首诗平平看过;如果略窥禅宗奥秘,就会觉察出这首诗不因袭前人、超凡脱俗的意义。读禅人之诗,心中要揣着一个“禅”字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