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宿建兴寺》原文|赏析

路入招提晚更深,万山秋老薄寒生。

芙蓉枝上无多雨,自把孤怀滴到明。

一个萧索的秋冬之夜,行旅途中的诗人投宿于深山荒寺。一夕风雨,牵人愁肠,诗人难以成眠,便写下了这首小诗。

“路入招提晚更深,万山秋老薄寒生。”招提,义为四方,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房。这里指可以投宿的佛寺。这句写诗人循着蜿蜒的小径,穿过苍然的暮色,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歇脚的寺庙。其时正值秋冬之际,万物萧然,寒意扰人。岁月将归而人未能归,羁旅之愁,更何以堪?诗人每每有着一颗敏感而不安的心灵,秋天似乎成了悲愁的象征。宋玉已有“悲哉秋之为气!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叹,王勃亦有“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之忧,而身处异地他乡的作者,秋冬之际,自是犹难为怀。此境此情,尽在不言之中。

“芙蓉枝上无多雨,自把孤怀滴到明。”芙蓉,这里当指木芙蓉,其花八九月始开,耐寒不落。夜雨淅沥,如泣如诉,点点滴滴,时断时续,伴随诗人孤寂的心灵,直到天明。此句写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芙蓉枝上无多雨”既写雨,而又不状其风狂雨劲,却说“无多雨”,因为只有如此稀疏而连绵之雨,才契合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怨、悠悠的情思,才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不绝如缕,动人心魂。“自把孤怀滴到明”像是说细雨,又像是说芙蓉,其实意在表现诗人自己的情怀。“滴到明”无疑暗示出诗人一夜未眠。为什么不眠?是因为寂寞,是因为思乡,还是因为失意?诗人也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余地。此句似从晚唐诗人温庭筠《更漏子》词中化出:“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事实上,细雨催打枝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似乎是一个固定的表现凄苦的意象。白居易诗《长恨歌》中就已有“秋雨梧桐叶落时”之句,而李清照词《声声慢》中又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因此,中出现这样的意象,纵然不言愁苦,而愁苦之意已见。

此诗写得含蓄、凝练,“语不涉己”而“若不堪忧”,确实可称得上司空图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种表现手法与禅学思维方式有关。禅宗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于是“以机锋触人”,触发人的主观悟性,启迪人的直觉联想,从而创造出了一套以凝练、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禅宗的公案往往三言两语,随意性极大,从而将通常语言所无法精确表达的玄妙哲理、复杂感受传达给对方,由对方来体验、咀嚼、领略,而对方所体味、领悟到的哲理和情感已远远超出语言文字表面的意义。禅如此,诗亦如此。深受禅宗影响的诗人,也总在追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境界,从而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