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礼《醉歌》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孔凡礼

淮襄州郡尽归降, 鼙鼓喧天入古杭。

国母已无心听政, 书生空有泪成行。

汪元量

《醉歌》共十首,作于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二三月间。第一首写吕文焕困守襄阳。第二首写吕文焕以襄阳降元,时为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二月。

本诗接第二首写。首句言襄阳失守后形势急转直下。自那时至德祐元年底,元兵入汉阳,黄州以下沿江诸郡多望风纳降,元兵入建康,破常州、苏州。第二句写元兵进入杭州境内,形势更险恶。鼙(pí)鼓,小鼓和大鼓,指战鼓。“喧天”写元兵在行进中,大鼓和小鼓有节奏地敲打,形成强大的声势,显示其威力。“入”,长驱直入,没有遇到抵抗。杭州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已设余杭县。据《宋史》,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元兵驻皋亭山,距杭州城只有二十里。此二句秉笔直书,意在暴露统治者的误国。

第三句写宋最高统治者太皇太后谢氏。宋度宗死,恭帝即位,以年幼,由祖母谢氏听政。“无心”言谢氏不能集中精力应付危局。“无心”之前,拈出一个“已”字,非常准确。谢氏当国之初,还是想为国家做些事,由于她缺乏临政能力和经验,分不清良莠,为宰相权奸所愚弄,久而久之,遂摆脱不开,无可奈何,只得听之任之。作者按照历史本来的面貌写谢后。但是,他丝毫没有宽恕谢氏罪过的意思。在作者看来,只要谢氏振作起来,重用忠良善谋之士,倚靠东南地区丰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事未尝不可为。谢氏不出此,在历史最为严峻的时刻,竟放弃自己的责任,置第四句所提到的“书生”们的爱国愿望于不顾,其结果只能是断送宋代江山。书生包括汪元量自己,书生们权不在手,有意回天天不应,只有用流不尽的泪水抒发内心的郁愤,沉痛已极。

《醉歌》的“醉”,出屈原“众人皆醉”。宋统治集团的醉梦昏昏,埋葬了三百多年的社稷,这就是《醉歌》的主题。作者用亲身经历表达了这个主题,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