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宏恢
龙蟠虎踞闹英雄, 似听登台唱大风。
炸弹光中觅天国, 头颅飞舞血流红。
高旭
这首诗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时1911年11月底江浙革命军联合攻打南京的事。“龙蟠虎踞闹英雄”一句总领全诗,点明了主题。南京是六朝都会,相传诸葛亮曾以“龙蟠虎踞”来形容其地势的险要。武昌起义后,在上海的同盟会中部总会领导人宋教仁等,即策划集中力量夺取这个重镇。11月21日,革命党人在镇江组织了总司令部,统一指挥攻取南京的战役。当时南京守城的是张勋及其部下。11月23日,进攻南京的战役全面展开,各部革命军冒雨行军,分途猛进,士气旺盛,连老百姓也为革命军领路,有的替革命军抬大炮,有的给革命军烧茶送水。这样得到人民支持的军队,焉能不胜?诗人说“似听登台唱大风”,就是说,似乎已经听到了汉高祖刘邦在消灭英布后回师沛县唱起了《大风歌》一般。两句诗,洋溢着作者喜悦、欢快的心情,也暗示了革命必然胜利的前景。
革命军经过几天猛烈的战斗,先后夺取了乌龙山和幕府山,用大炮轰击城内,还在紫金山上炮击张勋的指挥所。12月2日,各部革命军分别从汉西、太平、仪凤等门开进了南京城。战斗当然是激烈的。“炸弹光”、“头颅飞舞”、“血流红”,这些都是战斗场景的真实描绘。但诗人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觅天国”,即建立一个新共和国,来代替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权。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乐幸福,即使流血牺牲,也是值得的。高旭在另一首诗中说:“砍头便砍头,男儿保国休,无魂人尽死,有血我须流”(《读谭壮飞先生传感赋》)同样流露了这种甘愿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直抒胸臆,毫无雕琢之痕,有声有色,气势雄浑,简单的几句话,却已经把革命者斗争的豪情壮志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