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迪昌《浪淘沙令》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严迪昌

秣陵秋旅

雁字起江干,红藕花残。月明昨夜照更阑。酒醒忽惊秋色近,回首长安。 零落晓风寒,乡梦须还,凤城衰柳不堪攀。木落秦淮人欲去,无限关山。

宋征舆

宋征舆在明末曾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他比陈、李年幼十岁,在松江地区文人群体中最称英俊年少,文采风流。“甲申乙酉之变”,朱明王朝中央政权和在南京仅维持一年的弘光朝南明小朝廷相继崩垮,“云间派”文人亦在这场山飞海立的大动荡中发生剧烈分化。陈子龙抗清殉难于顺治四年(1647),先期出仕清廷的李雯也病死于同一年。恰恰在这年春,正好三十岁的宋征舆中进士,这位当年“几社”倡导人之一的名士后来官至左副都御史,成为言路大员。清初一大批士子很快出仕清廷是个复杂的现象,特别是自顺治三年、四年接连开科取士起,应试出山的士子相当一部分人心态矛盾,处于进退维谷,无所适从之境。据《清世祖实录》卷十九顺治二年七月浙江总督张存仁的奏折说:“窃思不劳兵之法,莫若速遣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可见清廷正是利用“开科”作为消弭“从逆”反清的手段。所以在下诏开科取士的同时,凡旧朝举子都被勒令应考,采取了硬性高压措施。宋征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来应试并入仕新朝,但其俯今仰昔,不能不深怀故国之思、亦不能不心愧于旧时盟友。在《蝶恋花·秋闺》词中有“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着”的自悔心境的披露,更有“偏是断肠花不落,人苦伤心,镜里颜非昨”的沉痛的自苦自艾(yi)的倾诉,足可视为宋氏深层心理的写照。这首《浪淘沙令》即属于这样一种心绪的吟叹之作。

词写在一个秋意渐浓的拂晓,其时作者正旅处南京,小事逗留。南京是明王朝定鼎发祥之地,朱元璋的孝陵作为朱姓王权的象征正位于此城的钟山南麓。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南都仍设一套六部齐全的象征性政权班子,待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亡后,这里又是南明第一个政权所在地。总之,对一个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来说,南京几乎成为一个抒发家国兴亡之感的意象,当身处此城时更不能不百感丛生。宋征舆的彻夜难寐,心惊往事,抑止不住山河易主,人事变迁之感,并非偶然。

是的,词人一夜失眠。“月明昨夜照更阑”七字即暗示了他在枕边辗转反侧,甚或起来推窗仰望天心,坐见明月渐西,直到五更夜阑(尽)。“云间”词风专尚委婉清丽,手法多取暗示,凭借意象来传述心态或比拟意蕴。“雁字起江干”五字用天边雁行成字,由北而来,在江岸边稍栖后继续南飞,表示这已是秋渐深的节候。如果说“雁字”云云透过声和形,从远处渲染秋浓,那末“红藕花残”则通过色和形的近前视觉感受,红荷的花落叶枯,为秋凉重添一笔。自然环境寒意之写,正为表现一夜明月相照的“我”的心境寒苦。词人说,他原拟借酒求一醉,入梦消客夜的,谁知洒后心情愈加愁重,未能黑甜梦乡。“酒醒”二字显然是摇曳之笔,“月明”句七字足见其未醉而两目长醒,不醉何来酒醒?此“醒”应作酒性渐消解,酒后独坐长夜,待酒意渐退时,寒意转重,“忽惊秋色近”五字之“惊”就是惊心于寒浓。然而,这既是生理感觉上的“惊”,更是心理感受上的“惊”。“悲哉,秋之为气也”,值此秋凉节令,心头悲凉之人愈觉愁绪鼓涨,百绪难解。词人心头“惊”的内涵为何?“回首长安”四字,点到其意而随即收笔。可是,其“惊”之心意已足可按知,他长夜坐思的正乃由这旧时南都引发出对已倾覆的故国旧朝的哀悼。长安,指代京城,词中既喻北京,亦包孕现今身处的南京,总之是故都。

下片承续自上片的“惊秋色”之“惊”,而心惊的深层基因则是故国不堪回首中。起笔从长夜转清晓写起。在一片风飘木叶零落的寒晓中,词人说,昨夜梦乡未入,愁怀难去,俯首时势和自己的处境,“乡梦须还”。不管怎样,还是以归去乡里,以求心安为上策。“乡梦”是归思、思归的喻示,“须还”,即应回去。别的梦境难以把握,不可求,归家乡的“梦”是能主动实现的。“风城衰柳不堪攀”,凤城,旧时通指京城。此词在下片这一句中出现,恰好说明宋征舆是将南京作为旧日都城看待的,密合上述之意。历经战乱兴废,昔日繁华的南都已凋零残破,一切都呈衰败景象,不能忍心久留,目睹伤神呵!“衰柳不堪攀”借取攀折柳条以惜别之意,翻用为已不堪如往时那样流连难舍,只能痛心地掉头而去,极写伤心。“术落秦淮人欲去”七字补足上句,明写人欲离去。秦淮原是六朝金粉地,旧时每用以象征金陵之繁华,“木落”则是萧瑟残破,如风扫叶落。由秦淮的衰颓形态,可以推而广之,想见关山变色,社稷倾垮后的整个形势的。所以“无限关山”和上片结句“回首长安”遥相对照,八个字深沉表现了宋征舆内心的沉慨。在上下二片的前几句各从微细处写来,归结时却由小见大,以微见著,“意”也就深化,也就转沉重了,他的故国情思显豁得见。谭献《箧中词》以“缩本《哀江南赋》”六字评之,甚确。

宋征舆的词散见各个选本,已很难考订其作年。从这词中透现的情思以及语意的审辨看,或是写在顺治三年之际,他来南京应乡试(乡试正在秋八月间)时,当时松江府属江南省(即合今江苏、安徽二省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