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南《戊辰即事》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邓南

诗人安得有青衫? 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 剩裁桑树养吴蚕!

刘克庄

戊辰,即戊辰年,也就是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这一年南宋与金国签订了“嘉定和议”。这是宁宗开禧二年(1206)五月下诏伐金,太师韩侂胄北伐,由于投降派政变而归于失败所结下的恶果,韩侂胄因而被杀,人头也被史弥远派人函送金国请罪。这个辱国丧权的条约规定,金宋改称伯侄之国,宋除了付犒赏金兵费白银三百万两之外,每年还必须向金国交纳白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这个所谓的“和议”,无异乎是一纸投降书或者卖身契。史弥远等一伙卖国贼,为了换得一时的苟安,只好卖身投靠,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即事,就眼前景物感而赋诗,亦叫即兴。这一年刘克庄还是一个二十二岁血气方刚的青年,因激于义愤,冲口就吟出了这一首诗,咏的就是“嘉定和议”这件事。

首句起得极有气势,有如银河从九天飞流而下。“诗人安得有青衫?”问得理直气壮,掷地有声。诗人,作者自指。安得,怎么可能,怎么能。《宋史·舆服志》上说,宋朝因袭唐朝制度,九品官以上服青衫。刘克庄此时尚未进入仕途,这里泛指衣衫。青衫,一作春衫。星移斗转,随着季节的变换,诗人也得脱去冬装,换上春装。但是怎么可能穿上一件青衫呢?,市场上哪里看得到做青衫的衣料呀!这种状况是怎么造成的呢?

次句“今岁和戎百万缣!”就非常明确地作出了回答。和戎,与金国议和。戎,这里指金国。缣,双丝的细绢。古代求和时常以缣帛作为向对方“输诚”的礼物。“今年朝廷用大量的细绢去讨好金国,献媚求和呀!”这就是诗人无青衫可穿的根本原因。

以上两句诗,揭露了南宋小朝廷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去向金国乞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国家带来的严重后果。诗人现身说法,从自己说起,从衣衫这些小事说起,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以小见大,可见一一斑。诗人尚且无青衫可穿,贫穷的老百姓那就可想而知了。衣食问题贴近生活,老百姓也易生同感而起共鸣。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屈辱媚金,搞得民穷财尽,自然要激起诗人和广大人民的不满和愤怒。这两句诗,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因果倒置是为了突出结果,引入注目。在人们注目之余,必定要寻根究底,追查原因,这就正好把南宋小朝廷的和戎政策揪出来示众。笔锋犀利,揭露深刻,一针见血,读来大快人心。

穿衣吃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更何况政府还要年年“孝敬”金国又送细绢又赔款呢!这只有大力发展农桑生产,才有可能使这个严重的经济危机得到暂时的缓解。于是,诗人随口又哼出了诗的最后两句:“从此西湖休插柳,剩裁桑树养吴蚕!”顺理成章,收束全篇。这是讽刺,也是规劝:从今以后,西湖边上不要再插种柳树了,还是多栽一些桑树、多养一些桑蚕算了!剩,多。方岳《最高楼》词:“且客侬,多种竹,剩栽梅。”吴蚕,即蚕。因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自古以来产蚕丝著名,故称。因为有了桑蚕当权的投降派就可以向金父皇“纳缯帛以求苟安”(王夫之《宋论》),去换得-夕安寝呀!说是规劝,因南宋小朝廷沉醉湖山,迷恋歌舞,耽于淫乐,苟且偷安,一点不管人民死活。所以这两句诗的弦外之音是希望南宋小朝廷注意国计民生,不要再文恬武嬉了。这两句诗虽然写得比较委婉,但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沉痛和对南宋小朝廷的愤懑。

以议论为诗是宋诗的一大特色,刘克庄的这一首诗就是一首议论朝政的政论诗。诗中大发议论,讥刺时政。但言之有物,韵味深长,非一般浮泛空论者可比。诗中揭露了“嘉定和议”造成的危害,抨击了南宋投降派屈辱媚外的和戎政策,讽劝南宋统治者要改弦更张,多多关注国计民生。情辞剀切,愤时忧国的激情溢于言表,实属宋人议论诗中的上乘之作。

诗人死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死前一年亦戊辰年,当时诗人已八十多岁。但此时他已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与“青衫”句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