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鉴赏《李清照·永遇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落日镕金②,暮云合璧③,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
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
岂无风雨④?来相召,香车宝马⑤,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⑥,闺门多暇⑦,记得偏重三五⑧。铺翠冠儿⑨,拈金雪柳⑩,簇带争济楚(11)。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永遇乐:词牌名。此词南宋张瑞义 《贵耳集》题作 《元宵》。②这句是说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镕,同 “熔”。③合璧: 两个半圆形的璧玉合在一起。④次第:转眼之间。⑤召:邀请。香车宝马:泛指装饰华美的车马。⑥中州: 因汴京 (河南开封)一带地处豫州,为九州之中心,故又称中州。⑦闺门:这里代指贵族妇女。⑧偏重:看重。三五:本指每月十五日,此专指正月十五元宵节。⑨铺翠:镶着翡翠。⑩拈:通“撚 (nian)”。用手指搓撚。雪柳:绢花类饰物。(11)簇带:宋时方言,犹言插戴满头。济楚:宋方言,整洁美丽之意。(12)怕见:懒得。
【鉴赏】 这首 《永遇乐》是词人晚年流寓临安时写成的名篇。它通过元宵佳节闺房生活的今昔对比,沉痛而婉转地抒发了作者在饱经乱离之后的身世之感和不堪回首的家国之悲。
上阕重在写景抒情,以深沉迭进的诘问,透出了人乐我苦、人醉我醒的独特感受,从而表达出铭心的故国之思。起笔浓施朱墨,绘出临安元宵色彩绚丽的晚景: 红日西沉,红霞似熔金似的璀璨; 暮云聚合,又似璧玉般的无瑕。词人并不因此陶醉,“人在何处?”这一突兀凄楚的反诘,便把词人那颗火热的爱国心带到了金兵铁蹄践踏下的故都和故乡。中原经历过的战祸之痛便与南宋“直把杭州作汴京”的歌舞升平景象,形成了强烈的意念对比。接写南国元宵初春,已是垂柳吐绿,傍晚雾气低笼,轻烟缭绕,可此时传出 《梅花落》的笛声,却只能引发词人心底的幽怨,她不禁提出耐人深思的 “春意知几许?”这一奇特诘问,不让春意惹人,反在人心灵深处抹上重重凄楚。往下直写元宵气朗风清,本当心旷神怡,但又用幽隐婉曲的问句: “次第岂无风雨?”一语双关,预感到临安点缀升平的气象中还预伏有战云风雨。下接 “来相召”三句,充分突现出我苦我醒的心境。在这万千心事笼罩下,她真是游兴全无,便断然谢绝了呼朋唤侣的香车宝马。由此传尽了她因中州失陷的凄苦情怀。
下阕忆昔伤今,凭吊故国江山,直接运用对比手法,抒写出强烈的盛衰之感。前六句先作深情追叙,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情景,笔墨重点直落在妇女们的装束、穿戴、打扮上,闺中少女十分舒适闲暇,元宵月圆,人行如画,妇女们头戴镶有翡翠的帽子,佩戴饰满金线拈丝的绢花,争妍斗奇,那欢乐情态,正反映了昔日元宵的热闹、繁华。至此,词人忽以 “如今”二字截断幸福的回忆,转入凄清惨苦的现实:人已憔悴,发结蓬乱,两鬓飞霜,历尽艰辛坎坷的词人,已无心梳洗打扮,更懒得去到灯前月下赏玩。在无限惆怅中,只是独自躲在帘内,听街市上熙来攘往的人们的欢声笑语! 抚今追昔,哀乐对比,当年那种年少风流已荡然无存,而今老境颓唐,孤灯只影,寻其因由,只好独自咀嚼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
全词情景相生,今昔照应,哀乐对比,曲折深沉。反诘迭进,含蓄凝重。又善以寻常口语度入音律,如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都有“击缶韶外” 的艺术效果。难怪同时代爱国词人辛弃疾读此词后,也深受感动,作 “效易安体”词以抒发爱国情怀。宋末爱国词人刘辰翁曾和此词,小序云: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 《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词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足可见此词影响之大,感人至深。易安词,虽不写疆场金戈铁马,却能以情辞哀绝的思绪拨动爱国志士的心弦。
文章作者:蒋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