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毕光明
抒情诗。作者欧阳江河。见《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作者是“新传统主义”的成员。“新传统主义”珍视根于自我人生经验的诗歌创造,把它看成是人类在精神长河中自我确立的不朽方式。在他们的艺术宣言里有过这样的话:“语言之花娇弱而灿烂,其本身经历着诞生、生长、衰老至死亡的过程。艺术的繁衍贯穿之中,它神秘地攀附着人类的精神领域,不断萌发、派生出各种情感氛围,各种新文化现象。”《公开的独白》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它以宣喻的也是挑战的口吻,表述了诗人所悟知、确认的文化价值。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人类各种形式的挣扎、劳作,大都是徒劳无益而不留痕迹的,只有那种真正触及了生命的底蕴的独特的精神创造,才能穿透生命进入永恒。“我死了,你们还活着”,但事实上却是,成为了精神存在的“我”,烛照出了芸芸众生的无个性无价值:“你们彼此相似/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而“我”因为独创而无所不在:“你们看见的每一只飞鸟都是我的灵魂。/我布下的阴影比一切光明更肯定。”诗人是从历史文化现象和自身的艺术创造体验中感受到了某种近乎残酷的悲剧性生命情境。他为自己找到的逃避方式就是积极的应对。“我最终的葬身之地是书卷。/那儿,你们的生命/就像多余的词句被轻轻删去。”一种更深刻的生命哲学经由诗歌艺术被显影出来,“没有我的歌,你们不会有嘴唇。/但你们唱过并继续传唱的/只是无边的寂静,不是歌。”在这里,“我”也不见得就是独立的,“我”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的替身。这首诗是一个双层建构,在诗歌当中宣示一种文化价值和生命哲学,诗歌自身又为其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