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书》的主要内容,《南唐书》导读

《南唐书》的主要内容,《南唐书》导读

《南唐书》又称《新修南唐书》,是一部专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一国君臣事迹的纪传体史书。南宋陆游撰。孝宗淳熙年间成书。在此以前,有北宋马令的《南唐书》30卷传世,陆游以马书未尽善,故重加编撰,乃称 《新修南唐书》。据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 王谷祥称其钞本出自陆游长子陆子虞家藏宋刻本, 可见此书宋代已有刊行。元、明、清时期,对是书的著录、刊印、考订、注释,前后相望。元天历初年,戚光为此书撰《音释》1卷;清周在浚、汤运泰曾分别为此书作注;清末刘承幹以周注为基础,又将马氏《南唐书》分别入注,由嘉业堂刊印 《南唐书补注》18卷,成为查考资料较全的汇编。另有《四部丛刊》本传世。此外,还有数种马、陆二家 《南唐书》合刻本,可以互为参照。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孝宗时,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先后任夔州通判、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礼部郎中。宁宗嘉泰三年(1203)以宝谟阁待制致仕。为官期间,数次被贬逐、劾罢,历尽坎坷。其学以工诗、词、散文著称,与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合称 “四大家”。由于陆游诗名大到足以掩盖其他一切成就,以致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在史学上还有重要贡献。他曾三次做过史官,并撰成《孝宗实录》、《光宗实录》以及《高宗圣政草》,可惜均已经失传。唯一传世的史作即为《南唐书》。其诗文著作以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为代表作。

《南唐书》18卷,附音释1卷。内有本纪3卷,记李昪、李璟、李煜事迹,列传15卷,记宋齐丘等118人。

十国史事,在新、旧 《五代史》中记载都很简略。南唐在十国中疆域最大,而路振的 《九国志》 却仅存《周本传》。由于历史上将南唐视作偏霸之国,享年不久,故长期无人问津,仅有马令和陆游的《南唐书》传世,补其所阙。相较二书,陆氏以其文字简洁,叙事周全,删繁补遗而为后世推奖。陈振孙称其书“采获诸书,颇有史法”。明毛晋誉为 “陆尤遒迈,得史迁家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 “游书尤简核有法”,“读其书者,取其叙述之简洁可也”。一致公认陆书为南唐史中的佳作。

陆游 《南唐书》 对史料的增补,也胜过了马令的《南唐书》。明人沈士龙在《南唐书题辞》中比较了马、陆二书异同,以为 “马之疏陋可见,而陆之史笔足贵矣。”细阅全书,陆游利用增补,发扬了旧史中劝善惩恶的优良传统,特意表彰了刘仁赡、张彦卿,孙忌等人英勇殉难的忠义风节,而对明哲保身,置国家存亡于不顾的李建勋则不惜口诛笔伐。这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是分不开的。陆游在书中还不时揭露和反对佛、道、神仙之说和星相卜筮之术,指出宗教迷信实为害政损民。他通过对南唐得失兴亡的评论,指出南唐之败,咎在用人不当,赏罚不公,是非不明,以致军民涣散,土崩瓦解。这一评论有着深切的历史借鉴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诚然,《新修南唐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南唐的文物典章制度在十国中最为完备,马令书中也立有《建国谱》,虽然只记军州,而无县名、户口数,但也可充作《南唐书》的地理志,可是陆书却连立国之基的地理也不记载,实在太简略了。又如对人物虽尽力搜罗,但大臣汤悦、名僧应元等,仍然缺而不载。另外,书中还有一些史实相互抵牾,在编排方面,将 “后妃诸王传”置于群臣之后,“杂艺方士传”列于忠义之前,亦有悖体例。

参考文献

  • 1. 卢苇菁: 《〈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载《史学月刊》 1982年第4期。
  • 2. 陈光崇: 《论陆游〈南唐书〉》,载 《中国史研究》 198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