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氏《杨柳枝·答韩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柳氏

杨柳枝·答韩员外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这首小令是对前一首《章台柳》的答复,是一个妓女对一个员外的答复。也许地位的悬殊是命中注定,也许命中注定的妓女就只能接受杨柳的轻薄形象。但杨柳也是有它美好的时光的。“杨柳枝,芳菲节”,这“芳菲”二字,写出了多少春意,多少生机,写出了多少青春的美丽。这是柳氏的回答。面对着“往日依依今在否”的询问,她似乎忽然意识到了青春的流逝。“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句“芳菲”一句“恨”,这一扬一抑中,蕴藏了多少感慨与悲哀,而这些感慨与悲哀,除了柳氏外,又有谁能知晓?作为一个妓女,柳氏没有更多的要求,她只愿能与心上人朝夕相伴,“镇相随,莫抛躲”。但就是这一点愿望也未能得到满足,她得到的只有离别,而且一别就是三年。三年来桃花开了又重开,燕子去了又归来,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与美好的春光一同虚度了。桃花开了还会再开,燕子去了还会再来,但逝去的年华从哪里能再找回来?“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这里的“恨”,用语言是无法说清楚的。

作为答复,这篇首的两句,已足以推卸掉韩翃“也应攀折他人手”的责难了。“可恨年年赠离别”的“恨”是谁造成的,已无需再说。但柳氏还是要说下去,她要对“往日依依今在否”的询问和“也应攀折他人手”的猜测做出回答。“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这就是回答。说它委婉不如说它凄凉。“纵使”二字虽然暗示了某种韩翃曾猜测到而柳氏又难以明言的可能,但也仅只是一种可能;只有“一叶随风忽报秋”才是事实。青春终于在离别中销损了,往日依依的章台柳已不再是颜色青青,它的秋天到了。有了这个事实,是否“攀折他人手”就已经不再有意义,不再需要证实了。一句“纵使君来岂堪折”,既是回答,也是极沉痛的自语。所有的青春的美好,所有的命运的无情,所有的往日的希望与今天的痛苦,都尽在这“岂堪折”三字中了。

“杨柳枝,芳菲节。”这是青春的色彩和旋律。但当“一叶随风忽报秋”的柳氏唱出这一旋律时,她的心中该是怎样的沉痛!是的,青春终究是要逝去的;但逝去的青春应该是美好的、了无怨恨的。然而,在封建桎梏中的妓女,又有几人能得到无怨的青春呢?

“杨柳枝,芳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