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诗群·孟浪·定居》新诗鉴赏

《新生代诗群·孟浪·定居》新诗鉴赏



经历了一场失败

肉体的失败

十分露骨



旅行者的牙刷

日复一日

表现他的不朽



全部目的

与花朵的失败有关

与空难有关



涌向另一座岛屿的移民

看到失败的鱼

陷入客机的残骸



恐龙比你们更早经历失败

此刻在城里

接近人群



关于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国当代美学家布洛克是这样说的: “每一个字眼和句子的准确意义都是由它们同诗中其它的字眼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只有当我们在想象中把它的总体关系重新构造出来时,才能真正把握这首诗的独特意义”(《美学新解》)。

孟浪的 《定居》,初读你可能感到懵懵懂懂,但它值得你再三体味。诗中的每个意象在这里都有其 “准确意义”,只要你把握住了此诗的 “总体关系”,一切就会豁然开朗。这是一首品位相当高的揭示存在与虚无的诗歌。“定居”,这个标题与整首诗的精神内核是构成悖理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分裂的、流浪的同义语,灵魂发生断裂,它无家可归被悬置在永远的旅途中。他们的一生就奔波颠沛在寻找精神家园的 “定居” 过程中。这首诗写的就是这种万劫不复的虚妄的过程。

“经历了一场失败/肉体的失败/十分露骨”,“旅行者的牙刷/日复一日/表现他的不朽”。生命是注定要死掉的,人日渐衰弱的身体时时在提醒他 “死亡” 的预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理事实,每个人都充满着这种 “失败” 感,“肉体的失败/十分露骨”。当人类意识到这个基本事实后,这个事实就成了一种强烈的内驱力,让他们在肉体的无可挽回的失败中,去转而追求灵魂的永恒。诗人运用了暗过渡的手法,将这种寻求灵魂归宿的过程概括为 “旅行”。但真实的情势恰恰与寻求者的企望相悖,他们的灵魂也在消逝和分崩,“不朽”的只是一柄“牙刷”!他们仍然无法“定居”,只能日复一日地走着无望的旅程,这是精神的自我拯救的艰辛旅程。“全部目的/与花朵的失败有关/与空难有关”。这里,诗人用晦涩的意象隐藏着深刻的理性精神。人们“旅行”的“全部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逃避命运必然的失败和偶然的受创。“花朵的失败”是必然的,有开有谢,无法抗拒,像是生命的注定灭亡一样;而“空难”则是偶然的,人类无法估测生命流程中时时可能出现的凶险境遇,他们充满了焦虑和紧张。这两种失败,是与人的生命一起到来的,人要实现逃避它的目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妄想!你看,人们涌向“另一座岛屿”,但迎接他们的是这座岛屿上“失败的鱼/陷入客机的残骸”,这里的“失败的鱼”是指这座岛屿上的“居民”。诗人的用意在于昭白这样的事实:人类的命运是共同的,他们都生活在一个永劫的大生存圆中,“这座岛屿”与“另一座岛屿”又有什么不同?!这种生存环境与那种生存环境又有什么相异?!最后,诗人用恐龙这一业已消失了的古代爬行动物的意象,暗示了存在与虚无的总体内涵。“恐龙”在这里成了一种咒符,它的“失败”弥漫在“城里”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如果人想“定居”的话,只能居住在这种无望的体验中!

无庸置疑,孟浪的这首诗是悲观主义的。但这种悲观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浅层的绝望情绪。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这样来界定“失望”、“失败情绪”的:“失望并不是希望的反义词。失望就是相信我的根本目标不可能达到,因此,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一直有一种固有的失败情绪。……我只是把失望看做是对人类处境的一种清醒认识”(《希望,现在……》)。这首诗的精神内核就是如上所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的悲观就又成了一种直面人生、自为进取的精神。诗人清醒地理解了生命的真相,他不回避不萎缩,而是将它揭示出来,体现了现代人生命的觉悟和对命运的把握。这是一个哲学的命题,我们不能用通常的实用理性去考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