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平·林语堂》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说北平·林语堂》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阴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剧戏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手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人记帐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你可以留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它有圣贤、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画家、哲学家、诗人、收藏家、青年大学生、影迷。它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县官、新生活运动者、现充女佣的前清官吏的太太。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驼商自张家口与南口来到北平,走进古代的城门。他有高大的城墙,城门顶上宽至四五十公尺。他有城楼与齐楼,他有庙宇、古老花园、寺塔: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以及每一座桥梁,都具有历史典故。

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举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

北京城虽始建于十二世纪,但它现在的式样是明朝永乐皇帝在十五世纪初建造的(永乐皇帝也重建过长城)。因之富有皇室的华贵。有一个南城,稍小于北城,自南城最南的门向内,有一条绵延五英里的中轴,它穿经依次相连的每一道城门,直抵皇宫正殿。

紫禁城位于北城的中心,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背后是煤山,山上共有五座亭台,顶上盖有灿烂彩色的瓦。由煤山可以看到那条中轴,附近还有鼓楼。“三海”位于紫禁城的西面与西南面,那里是皇室的画舫遨游之地。

与中轴平行的是两条宽庄的大道,在东城是哈德门大街,在西城是宣武门大街,每条大街宽约六十英尺。在紫禁城前接连两街东西直通的大道,是宽逾百尺的天安门大街。在外城南门附近,位于中轴东西两端的,是天坛与先农坛。那里是皇帝祈年风调雨顺之处。

因为中国人对建筑美的观念,须兼顾雅适而不仅在高伟,宫殿屋顶所以都属于平阔一类的,也因为皇帝之外,无人许住楼房,所以到处都显得极其宽阔。

因是使北平显得如此舒适可爱的,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在繁华街衢附近的人,也都能安详生活。那里的生活程度很低,生活也颇富意味。政府官员与阔人可以聚餐于大饭馆,而洋车夫用个铜板,也可以买到油盐酱醋,不论在什么地方,附近总会有一个杂货店,与茶馆的。

那儿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学问、娱乐、嗜好,或者去赌博和搞政治。没有人理会你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处,你可以和贤人与恶人往来,和学者与赌徒往来,或者和画家往来。如果你景仰皇帝,可以到禁宫周围散步,幻想你自己也是一个皇帝。

如果你要是有闲,你可以在城内的九个公园中,任意游逛,坐在竹椅上或是杉树下的藤椅上,整一下午喝你的茶;所费不过是两角五分。那些茶役常是和蔼客气。或者在夏天的下午,你可以去游什刹海(湖),或者你可以出西直门去游览颐和园。

北平城外大都是村庄麦田,到处可见裸体的儿童,他们在路边嬉戏时,常向行人讨钱。你可以和他们交谈,或者闭目装睡,不理他们。你或者可以去圆明园找义大利宫殿的古迹,它是被八国联军强劫烧毁的。

在路过颐和园的途中,你可以在那里留连一整天的时光。沿途经过许多美丽的景象,玉泉山的大理石塔便在望了,在那里你可以留连一个下午,再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

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人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从西城到颐和园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看到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着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

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褴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诙谐清雅。如果你以为他年纪过老,想要下车步行时,他一定要强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忽然跳了下来,然后把车钱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

无数的形象扑面而来,冲击着读者的视网膜;所谓目不暇接,所谓眼花缭乱,当是我们阅读《说北平》的第一感觉。是的,林语堂写了从摩登女郎到人力车夫的各式人等,写了从协和医院到紫色西山的各种楼宇名胜,还写了洋车驴车、珐琅镶嵌等形形色色烙有北平印记的物件。作者似乎要读者重温这一切,并凭借这一切去展开想像,去与作者一起领略老北京——对了,我们还是不用“老北平”这个词儿吧,“北平”而冠以“老”,总有些不顺。

特别值得我们体味的是,作者在《说北平》中提供给读者的,不是众多散漫的、互不联系的形象,而是由这些形象构成的一幅幅生动的老北京风俗画。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烟云,看到老北京包容新旧、兼纳华洋的画面。你看,一位“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正闲坐在他的铺子里悠然地望着或西装革履、或马褂长袍的中西人士出入于协和医院。再看,一位“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如果我们把这幅素描与全文提供的形象联系起来,我们更可以展开想像:老画家是安坐在四合院中吧,他的身旁也许正有个大金鱼缸。我们甚至可以想像,他大约擅长的是国画,因为他生活在老北京这株古木老树上,如昆虫般吮吸着树上传统文化的营养……这样一幅幅浸透着老北京风情的画面,一幅幅激发起读者无限想像的画面,在文中真是随处可见。

撷取大量体现老北京特色的形象加以点染,在看似不经意间来上几笔白描,勾勒些许人们熟悉的典型的细节,以此拓展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又让读者凭借想像再现老北京生活的种种图像,从而获得艺术的享受——这就是本文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的成功之处。

本文对老北京风情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半部。在这部分大约1500字的篇幅中,涌动着在街市店铺、公园院落、茶馆食肆中的种种人物。也因为内容如此密集,作者的描述也就特别明快急速。“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三个提领句以独特的比喻先给读者总的印象,紧接着就以简炼的文字快速地加以展开,读来犹如驾一叶轻舟顺流而下般畅快。然而作者对北平的感受是如此强烈,他要告诉读者的人、事、物是如此繁富,无数的形象争着要从他笔下奔涌而出,于是轻舟进入江河,我们读到了一段急管繁弦式的描述:“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有声有色的快节奏的文字兴奋着读者的头脑和感官,令人充分地体会阅读的快感。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成功之处。

林语堂在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于1922年回国,随即在北京大学教授英文及语言学。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军阀统治之下,《说北平》所勾画的古老北京五方杂处、兼容并蓄以及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之下,其实潜伏着深刻的危机,激荡着变革的潮流。林语堂那时作为语丝派的成员,指斥过所谓“中华民国”实为“中华官国”(林语堂《剪拂集·读书救国谬论一束》)。但在《说北平》一文中,他却只表达了对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的忆念与留恋。如果我们翻阅他的《林语堂自传》,我们却会读到,他之所以在1926年“携家眷悄然离开北平”,乃是因为大军阀张宗昌“要捕杀五十个激烈的教授,我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说北平》的结尾部分颇带理性地列举三点理由来说明,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然而他自己却根本无法居住下去!这是我们阅读《说北平》时不由得发生的另一点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