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批评术语,诗歌的构造要素之一。在对诗歌的探讨中强调声音,这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诗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声音。在观看戏剧作品或者聆听诗歌朗诵时,嗓音的质量直接成为审美体验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在默读时却要借助于“内耳”倾听。培养T·S·艾略特所称的“听觉想象力”对于充分理解和欣赏诗歌是不可缺少的。
现代批评家往往是在比喻和引申的意义上使用声音这一概念的。诗歌被当作人类的发声或对人类发声的一种模仿。诗中的“声音”是指某个人或某些人讲的话语。对一首诗中声音的分析就是首先辨别诗中的声音或声音的组合,然后再分析声音所显示的讲话者的态度甚至他的个性。声音的概念使读者想到诗中所有话语的含义都是由讲述者对题材和观众的态度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对声音的强调即是表示:读者对讲述者思想与个性特征的认识决定了他对讲述者所说内容的反应。声音提醒我们一首诗的字句后面有一个人,一个以诗为手段展示自己个性的人,而这种展示也许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得到的最有意义的一部分。
因此声音和幻觉一样成为近年来批评家们使用的一个重要术语,这些批评家希望恢复浪漫派表现主义的某些形式或者重新回到把诗歌当成人们之间一种交流的观点。这种主张通常体现了对当代诗歌的客观主义理论的公开反对。客观主义强调诗歌的自主性以及提倡在诗歌分析和评价时对作者和读者均不予考虑。通过这种做法,客观主义使诗歌摆脱了个性,失去了人性。诗歌应该重新回到人类所关切的事物上去,诗歌是从这些事物当中诞生的,并在其中有着巨大影响力。为了做到这一点,W·J·翁使用现代现象学和个人人格论哲学家的语言,提出一切文学基本上都可以被看作一种“呐喊”。声音是一把钥匙,靠它可以打开门,进入“我与你的世界,在那里通过神秘的内部共鸣,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以一种精神沟通的方式到达彼此内心深处,而声音为这种交流提供了一种最好的方式”。因此绝不能把这一运用声音的美学过程作为一种因艺术加工而脱离现实的戏剧化情景来看待。相反,这一过程所参与的正是人类自古绵延至今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