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物色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指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等的形貌、色彩、声音等。语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赋类有物色门,录载宋玉《风赋》、潘岳《秋兴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诗文中描绘自然景物,由来已久。南朝宋山水诗兴盛,其后作者更倾注心力于此。魏晋南北朝时作者普遍认为自然景物能触发情感,引起创作冲动。于是刘勰《文心雕龙》乃专列《物色》一篇,论述自然景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认为“物色相召,人谁获安”,自然景物对于人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激发力量。“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一叶之落,一虫之吟,细微如此,亦足动人。情感与物色间存在复杂关系:或“情以物迁”,其心本静,因景物不同而产生不同情感;或“情往似赠”,带着情感观赏景物,将主观情感移入景物。因观赏景物而“兴来如答”,产生创作兴会,发为文辞。“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屈原作品之所以动人,与景物之助也有关系。又认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描写景物时,也必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活动。故作品既绘形绘色,同时也表现作者的心情,又总结《诗经》、《楚辞》、汉赋以至宋齐诗文描写景物的特点。称赏《诗经》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用语简约而情态毕露;而于汉赋之堆砌铺排表示不满。对兴起于刘宋的山水风景描写,指出其特点在于注重形似,“功在密附”;又能“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语言自然而刻画细致。后世作者对于诗中的物色描绘论述颇多。初唐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自述其选录标准,有“以情绪为先”,“以物色留后”之语,(《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引)认为诗句中表现诗人情感比单纯写景更为动人。王昌龄《诗格》云:“山林、日月、风景为真,以歌咏之,犹如水中见日月。文章是景,物色是本,照之须了见其象也。”(《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谓诗中景物描写乃是自然物的映象。又云:“若空言物色,则虽好而无味。”“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若有物色,无意兴,虽巧亦无处用之。”(同上)强调诗应做到情景交融。又云:“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谓情感强烈时,景物似亦与人心相感应。实即指情感外射、移情于物的审美心理。又皎然云:“如‘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此物色带情句也。”(《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认为那些诗句虽纯然写景,但其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因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