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诗经》创作的文化背景·诗言志

诗经研究· 《诗经》 创作的文化背景·诗言志

“诗言志”一语首见《尚书·舜典》所载虞舜对乐师夔的一段话中: “帝曰: ‘夔!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先秦古籍还有多处相同的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 《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从中可见,“诗言志”的观念当出现很早,并且是先秦各派学者的普遍认识。朱自清《诗言志辨》称“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并作了详细精审的解释,概括而言,要义有三:

其一,古“诗”“志”二文同用,故许慎《说文》云:“诗,志也。从言,寺声。古文作,从言,之声。”径以 “志”训 “诗”。

其二,引闻一多《歌与诗》中的解释: “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志字从心。 卜辞心作, 从止下一,象人足停止在地上,所以心本训停止。 ‘志’从心,本义是停止在心上。停在心上亦可说是藏在心里。”“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 三、怀抱。”“但是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 已经指 ‘怀抱’ 了。”

其三、引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孔颖达《正义》说: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人又以 ‘意’ 为 ‘志’,‘情和意都指怀抱而言’,但这种志,这种怀抱是与‘礼’分不开的,也就是与政治、教化分不开的。”

在《诗经》时代,基本上是情、志不分,都属于人之“怀抱”。不过,从《尚书·舜典》所记“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在“诗言志”理论提出之时就已带有伦理道德的政教色彩。在用诗之时,就已侧重言政治教化之“志”。情,志有了一定的分离。在汉代经生说诗发挥经义之后,才将情、志截然分开,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诗论中“诗言志”与“诗缘情”两种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分道扬镳。

“诗言志”观念的出现,标志着周人对诗歌抒情言志艺术本质的理性认识,从此在周人那里,诗歌不再仅仅是一种即兴或自然生发的艺术,而是成为自觉的有目的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