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比、兴
在《诗经》研究领域内,由于《诗经》的真实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逐渐揭示,汉儒所强加给赋、比、兴的伦理色彩被逐渐剥去,《诗经》研究者对赋比兴的解释也逐渐接近《诗经》艺术实践的原始面目。
在诗歌理论领域内,诗人、文学理论家仍是借用这久受崇敬的概念来发挥各自不同的政治观点和美学观念。有些学者格外推重比兴手法“言志”的美刺讽喻功能,如沈德潜把比兴手法同 “关系人伦日用”的封建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见《说诗晬语》);陈沆主张运用比兴手法达到“言志”、“美刺”的政治目的,他的《诗比兴笺》便是基于这种思想写作的。陈廷焯认为一般的譬喻并不是比、兴,只有寄托着美刺讽喻内容的诗句才是比、兴。而有些学者则更注重比兴手法的美学价值,而且已不再从修辞学而是从诗歌美学的意义上来论述比兴。如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它。”这已是从审美心理的触发与外射、审美主客体的交融的角度阐释兴。此外依“兴”还创造出 “兴会”、“兴象”、“兴趣”、“兴致”、“情兴”、“兴味”、“意兴”、“兴寄”等新概念,已广泛涉及到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各个领域。古老的赋、比、兴已不再是单一内涵的概念,诗人、文学理论家已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广泛地运用在诗、词、曲以及绘画艺术中,成为指导艺术创作和批评鉴赏的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
经学家和诗人、文学理论家对赋、比、兴的论述虽都以汉儒的认识为基点,但随着《诗经》研究的不断深入,诗歌理论的不断发展,他们一个向着过去,一个朝着未来; 一个侧重探讨《诗经》创作实践的原始面目,一个侧重发挥运用比兴手法所创作的神理意境。通过前者可以窥到《诗经》时代的创作风貌,透过后者可以触到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变化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