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明代部分·石淙诗钞》简介介绍

《历代诗歌别集·明代部分· 石淙诗钞》新诗鉴赏

诗别集,十五卷,明杨一清撰。一清(1454—1530)字应宁,其先为云南安宁人,后徙居巴陵(湖南岳阳)。十三岁以奇童入翰林院,十九岁成进士,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太子太师,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为张璁、桂萼构陷落职卒。

杨氏历官五十六年,出将入相,久为大臣。其诗多为抒发其忠君爱国、忧时悯民、规劝僚友之情:“宦游踪迹半江湖,直以风波作坦途。一代勋名方自许,百年纲纪正须扶。”“历尽悲欢年未老,阅来夷险路方真。”“也知物论终难屈,莫把文辞作楚声。”(均见《送张兼素谪师宗》)“聊以文章供岁月,耻将温饱负平生。”“投荒合是孤臣分,肉食纷纷恐未安。”(均见《送履庵萧文明还镇宁》)这些出自肺腑的诗句,或勖己、或勉人,使读者感到真诚。这些在杨诗中俯拾皆是。明代士大夫以气节自重,杨诗中的言志抒情作品所表现的高尚情操不仅是作者思想品质的表现,也反映了时代风习。

杨诗中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有意学习民歌:“从今容易莫伸冤,囹圄风光日似年。一字入门淹数月,不知费却几多钱。”有时也用典雅的古体长篇反映时代的重大问题,如《闻人道汉中事》写汉沔一带农民暴动,守吏处置失当。作者惯用联章体铺写希望引起读者注意的问题,如《甘凉道中书事感怀杂诗》十六首,不仅抒发自己报国之志,而且将“边情将略,摹写欲尽”。作者工于近体,七律尤佳,洒落敦挚,皆出天趣,少斧凿痕迹。如“关山偪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犹有未招魂”(《山丹题壁》)。一个历经战乱的、荒凉的边境小城的风貌十分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一生虽也屡受挫折,“三致仕,七返镇江”(出仕后,杨氏定居镇江),但屡挫愈奋,诗中很少有悲观情绪。这在封建士大夫中也很少见。

杨集《明史·艺文志》作二十卷,分《首凤池稿》《省墓稿》《��后稿》《西巡稿》《北行稿》《客台稿》《行台稿》《归田前稿》《自讼稿》《制府稿》《吏部稿》《玉堂稿》《归田后稿》《督府稿》《玉堂后稿》等,此书合诸集为一编,基本以时代先后为次。书名为表示不忘祖居之意,杨氏祖父居安宁时屋前有水流石间作淙淙之声,其流寓镇江,仍将居室名为“石淙精舍”。

此集有清嘉庆间五华书院刊本。